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大明第一博学才子杨慎 为何会被明朝皇帝嫉恨一辈子?(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儒风大家 儒风大家 参加讨论

    
    杨慎雕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贬谪云南,永远充军
    “在人生旅程的中途,我迷失了方向/离开笔直的道路,醒来发现自己/孤身一人在黑暗的森林里。”但丁《神曲》开篇的这几行诗,可以用来形容杨慎遭遇的重大转折。
    时年37岁的他,面对“永远充军烟瘴”这一重罚,带着两次杖伤,艰难地踏上贬谪之途时,恐怕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刻才是自己人生的真正开始。
    据说,杨慎的戍地原本为山西雁门。当时京师流行一句民谣:“宁充口外三千里,莫充云南碧鸡关。”嘉靖帝以为云南比关外苦很多,就将杨慎改配到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永昌(今保山)。
    由于当地人的同情、爱护,杨慎的流放生涯还算过得优哉游哉、逍遥自在。他放情山水,足迹遍及滇西北和滇南,结交了一批好友,一起诗酒唱和。还有很多地方学子,因为杨慎的状元盛名而跟随他从游问学。
    他娶了妾、生了子,在地方官员的默许下,还曾回四川探亲访友,聊慰思乡之苦。
    杨慎入滇后,一直盼望能够被赦,以为还会被朝廷再次起用。流放之初,他在诗中颇为自信地写道:“京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才华横溢的京师名士,怎么可能一直被委弃空山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年年过去,杨慎的诗词也渐渐变了调。“江花江草每年同,君不见,憔悴已成翁。”直到漫长的30年过去,杨慎已经双鬓斑白,还是没能等到朝廷的宽恕,“已消湖海元龙气,只有沧浪渔夫心。”生平抱负,都黯然消散在岁月中。
    也是杨慎运气不佳。明代皇帝大多短寿,嘉靖帝却是例外,他在位长达45年之久,对杨氏父子的恨始终未消。
    杨慎被贬后,嘉靖帝常问阁臣:“杨慎最近怎样?”阁臣要是回答杨慎病了、非常颓废,嘉靖帝才会觉得满意。面对偏执暴戾的嘉靖帝,杨慎也不得不伪装自己,傅粉簪花,怀拥歌伎招摇过市,一副醉生梦死的样子。
    嘉靖帝在位期间的6次大赦,杨慎均不在其列;他的儿子长大成人,按照律例本来可以代替父亲留在云南,杨慎便能回乡。可朝廷却没有发来批示,云南地方官也不敢擅自许诺。
    杨慎还乡的希望彻底破灭,“千里有家归未得,可怜长作滇南人”。在朋友的周旋下,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65岁的杨慎本已借兵役之名回到四川。
    到了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新任的云南巡抚又下令将他“械押”回永昌戍所。古稀之年、多病之身,仍不容于朝,杨慎悲愤地说:“读书有今日,何不早躬耕!”早知道读书的下场是这样,还不如在家种地呢。
    杨慎卒年没有定论。有人说他被押回云南后,次年就孤寂地卒于永昌佛寺,享年73岁。还有人说他的死是“烟雾弹”,他实际上伏居泸州、终老于蜀,一直活到隆庆元年(1567年)之后,等来了朝廷为“大礼议”诸臣的平反。
    
    升庵祠
    琴瑟好合,路遥情长
    杨慎事业不幸,婚姻却是文坛佳话。他的夫人黄峨是著名学者、工部尚书黄珂之女,博通经史,写一手好诗文,尤其擅长散曲。
    正德十四年(1519年),他们在新都榴阁喜结连理。夫妇二人,一个“著述甲士林”,一个“才艺冠女班”,共同写诗、填词、作曲,过了一段诗情画意的幸福生活。
    黄峨是杨慎继室,结婚时已22岁,她以榴花自喻,作诗说:“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榴花不与桃李争春,虽然迟放却更相宜,因为榴花独具“灵根”。从这首《庭榴》诗,便可领略黄峨的自信之姿。
    杨慎因“大礼议”获罪被贬后,黄峨临事不乱。她陪伴丈夫自通州潞河登船,一路悉心照料他的杖伤,直到湖北江陵川、滇要分道时才洒泪而别,独自回乡操持家务,照顾杨慎的父亲。
    临别前,杨慎作词相赠:“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沙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黄峨则以《闺情》为答:“空庭月影斜,东方既白,金鸡惊散枕边蝶。长亭十里,阳关三叠,相思相见何年月?泪流襟边血,愁穿心上结,鸳鸯被冷雕鞍热。”字字含泪,令人断肠。
    
    黄峨馆(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两年后,杨慎回乡探父,后携黄峨同赴云南,度过了3年时光。嘉靖八年(1529年),杨廷和病卒,夫妻二人回川料理后事后,黄峨又独自留在新都操持家务。自此,夫妻天各一方,聚少离多。路遥情长,只能互寄情词,以诉衷肠。
    在明中后期文豪王世贞看来,杨慎唱和的词均不及夫人黄氏。明代戏曲名家徐渭将己作与黄峨比较,也甘拜下风。
    杨慎流放的数十年,其实也是他一生中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嘉靖十六年(1537年),友人撰文提及其著作23种,至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根据友人所撰年谱记载,他的著作已多达117种,可见用力之勤。
    杨慎说:“慎苟非生执政之家,安得遍发皇史宬诸秘阁之藏;既得之,苟非生有嗜书癖,亦安从笥吾腹;既兼有是,苟非投诸穷裔荒徼,亦不暇也。”
    意思是,我如果不是生于官宦世家,怎么能看到皇城中那么多珍贵书籍;看到这些书后,如果我不是个嗜书的人,怎么能让学问都跑到我的肚子里;能看到珍本,并把书吃透,如果不是被拘役在这种荒凉地方,可能也没有时间写出这么多作品。这番话,将贬谪蛮荒之地视为不幸中的大幸,看似轻描淡写,其实不知其胸中有几斗热血、眼中有几升热泪!
    好学穷理、老而不倦的杨慎,赢得了文坛的一致美誉。《明史》本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明人袁宏道认为自古以来“胸中有万卷书”的人十分少见,自王安石、苏轼以来的300多年间,只有杨慎、李贽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近代学问家陈寅恪也说:“杨用修(即杨慎)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比。”
    杨慎的文学创作成就,也得到诸多名家的推崇,如稍晚于他的李贽称他文备众体、诸体皆长,认为李谪仙(李白)、苏坡仙(苏轼)、杨戍仙(杨慎)可谓流光百世的蜀中三杰;清初王夫之称杨慎的诗是“三百年来最上乘”,称杨慎为“千古第一诗人”;
    清人纪晓岚认为杨慎的诗“含吐六朝”,在宗唐复古的明诗中别具一格:“盖多见古书,薰蒸沉浸,吐属自无鄙俚。”现代学者眼中,杨慎无疑也是一位词学大家,宋代吃井水处皆唱柳永词,而明代不吃井水处亦唱升庵词,他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词体的活力。
    就杨慎对传统学术的贡献而言,他主张博学多闻,毕生著作400余种。后人辑其重要著作编为《升庵集》。
    而杨慎编撰的《南诏野史》《云南通志》《云南山川志》《滇候记》《南中志》《滇载记》等著作,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云南的历史地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此后的云南地方文化研究。
    杨慎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总结说:“临利不敢先入,见义不敢后身,谅无补于事业,要不负于君亲。遭逢太平,以处安边,歌咏击壤,以终余年。天之顾畀厚矣,笃矣;吾之涯分止矣,足矣。”意思是,眼前看到利益,不敢比别人快一步;需要见义时,不敢落后于他人。
    可能我做的事对自己的事业没啥帮助,但绝对对得起君王。经历了冲击,留一条命安处云南,度过余生,这已经是上天对我的眷顾了。经历过人生穷达荣通的杨慎,自觉上天待己不薄,夫复何求?的确,“是非成败转头空”,人的一生,若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夫复何求!
    
    杨慎与黄峨(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杨慎去世的时间不详,夫人黄峨却卒年可考——她逝于嘉靖四十八年(1569年)。第二年,明朝书市上出现了一卷《杨状元妻诗集》,到了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杨升庵夫妇乐府词余》刊行,其中很多署名黄峨的词曲作品,可能部分乃杨慎所作,部分采自当时流行的词曲集子。
    才子、才女互寄情诗,在明代读者眼中特别具有吸引力,故而好事者不惜作伪。世人津津乐道于杨慎、黄峨恩爱唱和的故事,还有杨慎的卒年之谜——人们不愿看到一代才子凄苦地客死边陲,希望他能够回到家乡,与才女夫人再多聚几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