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儒家静坐:成就圣贤人格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光明网 郭继民 参加讨论

    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著称的儒家亦重视“静坐”,只是其目的在于成就圣贤人格:一是内省而有得;二是体味中和之道。
    关于内省,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学本质上是成人、为己之学,即成就君子人格、提高个人修养。这就要求人们在具体的事务中提高自己,在“静坐”中省察自己的行为。只有在静坐中,才可能让心停下来,回归其“定”“止”之处。俗语云:“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静坐
    关于体悟中和之道,儒家经典《中庸》首章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之道乃儒家追求之至高境界,在具体的伦常中化为“中庸”之道,乃是君子所应遵循的准则。
    然而,实行“中庸”之道何其难矣!以至于孔老夫子发出“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矣”(《中庸》)的感慨。如此看来,推行“中庸”之道如此艰难,体验“中和”之境则自然更加难矣!不过,儒家并没有完全否定那种“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的中和之境,而是认为此须在“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静坐”中体验。按宋明儒家的看法,“喜怒哀乐”属情,情有善恶之分;而“喜怒哀乐之未发”则属“性”,性无善恶,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这个“心之体”或曰良知,或曰儒家的中和之境,无疑可在“静坐”中体悟。以宋儒观之,其“静坐”之目的并非在于“养静”,而在于去人欲、存天理,体悟“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未被污染的“纯性”状态。事实上,宋明儒家多喜静坐,程颐、程颢、朱熹、王阳明等人皆有“静坐”的功夫。
    今天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让心在忙碌中得到片刻宁静,乃是多数人的盼望。片刻的静坐给人们提供了静心的“法门”。也许我们难以达到儒、释、道所追求的至高之境,难以体悟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意蕴,但静坐至少可以让我们调养身心、放松紧绷的神经,以更平和的态度面对生活,又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摘自《静坐:修身养德 自省增慧》 作者:郭继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