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家风,想起了司马光,再一次阅读《训俭示康》,里面有这样的感慨:“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 司马光(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司马光为什么发出“今人乃以俭相诟病”的感慨?大概是在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吧!北宋的奢侈是出了名的,但也仅限于士大夫阶层,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赵恒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可见只要跳出龙门,做了有钱有势的人,各种不敢想象的待遇都会接踵而至!据史料记载:“宋景文好客,会宾于广厦中。外设重幕,内列宝炬,歌舞相继,坐客忘疲,但觉漏长,启幕视之,已是二昼。名曰不晓天。”宋祁没有权力之前穷得叮当响,做了官,有了权力,各种灰色收入随之而来,生活日渐糜烂。宋祁的奢华是北宋官员奢侈的一个缩影,寇准等名相都是北宋奢侈品的形象代言人。 社会奢侈之风为何如此盛行?归根结底是这些人有钱,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是奢侈的土壤。历史上,奢侈的朝代莫不如是。比如,西晋土豪和官员尚奢斗富。西晋时期盛行豪门政治,在按门第品位的高低分享政治上、经济上种种特权的门阀制度下,财富过度的集中在这些王公贵族手中。王恺、石崇二人斗富,财富从何而来?当然是民脂民膏。所以民众越贫困,土豪与官员就会越奢侈。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想起甲午,大家自然就会想起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奢侈是出了名的。满清政府为了讨好慈禧,给慈禧过一个奢华的生日,居然把海军衙门用来购买战舰的银子给挪用了,也直接导致了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让李鸿章成了千古罪人。慈禧如此奢侈,自然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为财富掌握在这些王公大臣手中,奢侈之风自然形成。 一个奢侈成性的社会,自然“以俭朴相诟病”,某些俭朴之举就成了一个另类。德国总理科尔有一次请中国客人进早餐,除了牛奶、面包、果酱、黄油外,每人只有两个荷包蛋。科尔在吃鸡蛋时,见盘子里还有一点点稀蛋黄,端起盘子舔个干净。科尔舔干净盘子对于德国人来说是一件最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对于某些奢侈习惯了的人来说就显得不可思议,一个大国的总理,竟然这样的“吝啬”,就这样,科尔舔盘子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西晋王朝因为奢侈,短短几十年就亡了国。慈禧太后领衔的满清王公贵族因为奢侈,号称世界第八军事大国的大清帝国被日本人打败!“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人如此,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亦如此。历史的丧钟为谁而鸣?国人当需警惕!(作者:罗日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