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公冶长像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可能觉得很奇怪,怎么孔子的教化跟选女婿扯在一起了?其实一点都不怪,因为本来孔子的一切言行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就是对学生最自然的教导。我们从孔子选女婿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孔子的为人。闲言少叙,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孔子是如何选女婿的。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公冶长是孔子很优秀的一位学生,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之一,为人很有品行。他曾经坐过牢,但却是被冤枉的,并没有真的犯错。这件事的起因是这样的: 公冶长有个特别的本事,就是他懂鸟语。以前的人对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认为人怎么可能听懂动物说话。而随著科学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对动物界研究的深入,这一点已经得到证实。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大家可以去查阅动物语言学方面的资料。 有一天公冶长正走在从卫国返回鲁国的路上,听到一群乌鸦在互相招呼,要到青溪这个地方吃死人肉。当时公冶长并未在意。当他又走了一段路,看到一位老妇人在路上哭泣,公冶长就上前询问。妇人说,他儿子两天前出门,到现在也没回来,平时都是当天返回的,不知道是不是出事了。公冶长听了,想起刚才鸟儿们说要到青溪吃死人肉的事。就告诉她到青溪看看,是不是她儿子。结果妇人赶到青溪后,果然找到了儿子的尸体。妇人就将此事报告村官。村官以为:平白无故公冶长怎么知道有人死了,而且连地点都知道。就以杀人罪把公冶长送进县牢。虽然公冶长进行了解释,但县官并不相信他真的懂鸟语,就将他关在牢里,一直过了两个月。有一天县官看到牢狱周围有鸟雀在跳跃相呼,就想借机试探一下公冶长是否真懂鸟语。就命人将他带来考验,公冶长听了鸟儿们的叫声就告诉县官,“鸟雀们说白莲水边有运粮车翻车了,粮食撒了一地,要前去啄食。”于是县官立刻派人前去查看,情况果然属实。后来又经几次勘验,发现公冶长确实懂得鸟语。就宣布公冶长无罪,将他释放。 虽然公冶长是被冤枉的,但毕竟坐过牢,传出去还是好说不好听,所以这件事让公冶长受到一些非议。而孔子认为公冶长受牢狱之灾是无辜的,并不能有损于他的品行,再说以孔子的智慧加之平日的观察,他对学生一定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因此后来选女婿的时候还是选中公冶长,认为他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如果拿这件事跟另外一件事对比,还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孔子在给女儿选女婿的时候,也给侄女选了一位女婿。 南容像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的一位学生南容,曾经多次唱诵《白圭》这篇诗歌,孔子就把侄女嫁给他了。这是不是说孔子给侄女找了一个歌星,将来可以出名发财了?当然不是!《白圭》是古时一篇诗歌,圭指的是玉,白圭当然就是白玉。这篇诗歌的意思是说:玉上面的污点可以磨掉,言语的过失则很难收回,要是道德有损害,就更难修复。所以君子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让自己的德行有缺失。南容之所以反复吟诵《白圭》,就是时时激励自己保持操守,不要有辱人格。孔子看到南容是一个自励严格、品行端正的人,才把侄女嫁给他。这种做法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娶媳求淑女,嫁女择佳婿”的优良传统的体现。 在《论语》一书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这句话是说,孔子认为南容不但品行端正,而且很有智慧,当国家有道,政治清明之时,以南容的才具可以为国效力;当国家动乱,政局腐败时,南容也有自处之道,可以免受灾祸。 谁要选这样的人作女婿,可真是叫有眼光,因为又有德行又有智慧的人实在难找,结果让孔子给找到了。那么侄女的婚事为什么要孔子操心呢?这得从孔子的家庭状况说起,孔子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兄长,名叫孟皮。孟皮从小身有残疾,不能承担家庭的责任。所以孔子的父亲才又娶了一位妻子,生了孔子。在孔子三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孔子的母亲独自支撑家庭重担,孔子从小就备尝生活的艰辛,十几岁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不但照顾身有残疾的哥哥,而且在两人各自成家之后,哥哥的孩子也是孔子帮忙照料。所以才会有后来帮侄女选女婿的事。 从这两件事比较,我们还可看到孔子作人的一个态度,他把女儿嫁给生活相对清贫、又遭受非议的公冶长;把侄女嫁给相对富裕、德智双全的南容。如果把这件事拉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中,就能体会到孔子为人的可贵。假如孔子把女儿嫁给南容,侄女嫁给公冶长,以世俗的眼光看,就会以为孔子有私心。当然公冶长与南容两人的修养都已超越常人之上。公冶长无故受无妄之灾而能不怨天、不尤人,泰然处之,已非常人所及;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也不是常人所能达到。所以孔子选女婿是把品行放在第一位的。 (文章来源:http://www.logeng.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id=7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