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对古琴命运的历史考察之二:琴论与修身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琴台网 苗建华 参加讨论

    
    听琴图
    自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以来,修身成为中国文人实现其抱负的必要前提。“修己”即修身,其目的是“思无邪”,达到“内圣”,并进而“安百姓”,即治国平天下,实现“外王”之目标。数千年来,“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最高人格理想,而修身与安百姓则是达到此目标的必由之路。修身即重个人独处时的修养心性,而安百姓则是将修身之成果推诸他人,泽被百姓。两者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其结果都是要达到文人自我生命的完善。对古代文人来说,修身是完善道德的第一步,是入世的先决条件,所以自古以来如何修其身、养其性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学》中的一段论述堪称传统修身观念的典型代表:“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难看出,修身即“正心”。如何“正心”?朱熹等人的解释可谓一目了然:“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王阳明说“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此做圣之功也”(《答陆元静》),“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工夫。静时念念去欲存理,动时念念去欲存理”(《传习录》),“人若真实切己用工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天理私欲终不自见”(《传习录》)。可见“正心”就是“克己”,就是要消除内心的一切不合乎道德规范的思想、物欲。
    古琴因和士的特殊关系而尤其被强调其修身之用,它和修身相连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左传》。此书“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的命题首次提出了古琴对人的修身养性之用。从文字分析,“慆心”即放纵心中之欲望,而“仪节”,杜预注为“为心之仪节,使动不过度”。显然,“仪节”、“慆心”在此处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说明古琴对人的正心、克己作用。在杜预的注文中,“仪节”有动作合乎礼仪规范的意思,显示古琴美学思想中最早的“修身”更多带有一些讲求外在之礼的成分,还不完全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实践,后来的“修身”则主要针对修养心性而言了。
    随着士阶层的壮大,古琴和士的关系更加亲密,因为它被赋予了“仪节”的重任而逐渐发展成唯一的文人乐器,成为文人成就自我人生理想的工具。到后来已是言修身必言琴,论琴必论修身,古琴已成为士的象征。《礼记》“士无故不彻琴瑟”的提出可看出古琴对士修身的重要性,士之所以“不彻琴瑟”,是要以琴为手段去达到修身正心的目的。古琴的作用主要是正心,即约束士的内心思想,使他们做到“思无邪”,非礼无视,非礼无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非礼无思,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均合于礼的要求。在此,礼是乐之本,琴被用于“约之以礼”,以达到士“克己复礼”的修身目的。这种以礼制乐的思想贯穿于琴与士关系的始终,“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标志着古琴产生之初就蕴有某种礼乐思想的色彩。正是这种观点在其后得到了士的充分肯定和认同,它标明在士心中古琴的功用价值高于艺术价值。士之所以时刻不离古琴,其原因是修身正心,而不是为艺术之魅力,这基本是中国传统士人的共识。历代各种史书、琴谱都对此有明确表述,如《史记?乐书》说“夫礼由外入,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白虎通》说“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风俗通义》说“雅琴者,乐之统也,与八音并行。然君子所常御者,琴最亲密,不离于身,……虽在穷阎陋巷、深山幽谷犹不失琴。以为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故琴之为言禁也,雅之为言正也,言君子守正以自禁也。夫以正雅之声动感正意,故善心胜,邪恶禁”,《紫阳琴铭》说“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溪山琴况》说“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一峰园琴谱?诸家琴论》载李緜州之言说“世人碌碌风尘中躁心、矜心、利心、欲心时时熏蒸,不能一刻自解,惟学琴一事可以滌除尘秽,开拓胸襟,一切妄念久久自然消释”,《立雪斋琴谱》说“士无故不彻琴瑟,所以养性怡情。先王之乐,惟淡以和。淡,故欲心平;和,故躁心释”,《重修正文对音捷要真传琴谱》说“琴者,禁邪归正,以和人心。是故圣人之制,将以治身,育其情性,和矣!去乎奢侈,以抱圣人之乐。所以微妙在得夫其人,而乐其趣也”,《邻鹤斋琴谱》也说“是以伏羲制琴,以禁邪心,使归于正”。
    士认为,古琴的存在是为了“养心”。儒、道两家都重视古琴的“养心”,但其目的不同。儒家强调通过“养心”而养人之德性,道家则强调通过“养心”而实现人之养生。所以儒家强调以琴养心之正,除去心中浮暴不平之气,使之归于平和,如范仲淹说“清静平和性与琴会”、欧阳修说“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苏轼说“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平心”、朱熹说“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程允基说“礼以制其外之暴慢,乐以制其内之奸邪,务养其性情一归之于正而已。故颂读之余欲制其内行以养其性情之正者,惟琴有能事焉”(《诚一堂琴谱》),戴源说“养中和之德性”等。道家则强调以琴导气养神,使心通于自然之和,达到养生之目的,如嵇康说“宣和养气,介乃遐龄”、“导养神气,宣和情志”、“长寄灵岳,怡志养神”、“窦公无所服御而致百八十,岂非鼓琴和其心哉?此乃养生之一征也”等。清祝凤喈在《与古斋琴谱》中对古琴养心的重要性作了充分的阐述,代表了传统古琴美学思想中典型的“养心”观念:“鼓琴曲而至神化者,要在于养心。盖心为一身之主,语言举动,悉有所发而应之。心正,则言行亦正;邪,则亦邪,此人学之大端也。余力游艺,何若不然?……凡鼓琴者,必养此心,先除其浮暴粗厉之气,得其和平淡静之性,渐化其恶陋,开其愚蒙,发其智睿,始能领会其声之所发为喜乐悲愤等情,而得其趣味耳。舍养此心,虚务鼓琴,虽穷年皓首,终身由之,不可得矣”,“八音惟琴为最,古圣所作,君子常御,无故不撤,藉以养吾德性,恬然自怡,非为取悦于人,处穷独而不闷者,其惟琴矣。凡妙于琴之士,其必和平诚朴,淳厚端方”。
    在以琴修身养性这一点上,儒、道两家有异更有同。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强调教化作用,后者强调养生作用;相同之处则在于两者都以“平和”、“淡和”为准则,都抑制感情,又都重道而轻艺。从两者的不同之处而言,儒家重德,是以古琴束缚人之自由,有消极意义;而道家重养生,有对自然的追求,则有一定积极意义。传统古琴美学思想中儒家修身之论居主流地位,所以礼的重要性得到高度重视;道家之养生观对传统思想也有较大影响,所以古琴的希声、自娱性得到众人的推崇。从两者的相同之处而言,儒、道均将古琴的修身、养生之用置于其艺术之用之上,所以古琴演奏技巧之好坏、艺术水平之高低并不被重视,这是儒、道两者的共同消极意义所在。
    古琴自成为文人的乐器以来,其修身养性之用就成了它的存在之本。几千年来,古琴只是文人修身的工具和达“道”的途径,而忽视了它作为一件纯艺术乐器的作用,李贽等人的呼吁也孤掌难鸣,乏人呼应。古琴的这种角色定位一直到清末都未能得到改变,甚至它的曲名的诠释,都是以此为根据,“其道行和乐而作者,命其曲曰‘畅’,畅者,言其道之美畅,犹不敢自安,不骄不溢,好礼不以(已?),畅其意也;其遇闭塞忧愁而作者,命其曲曰‘操’,操者,言遇灾遭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不惧不慑,乐道而不失其操者也”(《风俗通义》),可见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和对传统古琴美学思想影响之深。既然古琴主要是用于修身,那么琴论中出现关于弹琴的诸多禁忌就毫不奇怪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