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唐太宗教太子特别擅长启发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京报网-北京晚报 王秀平 参加讨论

    
    唐太宗
    孩子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磕磕绊绊的事情,父母可以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惩戒,但这不意味着家长可以不分时间地点,没完没了地唠叨啰嗦,否则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有时,孩子犯了错误并不马上指出来,先冷处理,等找到合适的时机再教育反而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唐太宗李世民在批评教育孩子的艺术上树立了一个典范。
    帝王将相的孩子从小养尊处优,很容易玩物丧志,不学无术。当唐太宗发现太子贪于享受的时候,记在心里,在合适的机会不失时机地教育太子。
    太子吃饭的时候,唐太宗就趁机说:“种庄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会永远有饭吃。”
    太子骑马的时候,唐太宗就趁机说:“这马和人一样,应当有劳有逸,不能让他过度劳累。你要是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会永远有马骑。”
    太子在大树底下乘凉的时候,唐太宗就趁机指着树干说:“木匠锯木头,只有依照绳墨才能锯成直木板。你将来要想做个贤明的君主就得认真听取伺臣的进谏。”
    太子乘船游览时,唐太宗就趁机说:“你看,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沉下去。老百姓好比是水,君主好比是船;老百姓可以维护你的统治,也可以推翻你的统治。”
    唐太宗教育孩子与当代独生子女家长一样,可谓用心良苦,苦口婆心,但是我们发现唐太宗对孩子说服教育很讲艺术性,即“遇物而诲,择机而教”。首先他善于用合适的比喻进行启发,不直接点明教育的宗旨,而是让孩子自己去领悟,这样孩子理解明白了事理,就把家长的外在启发教育转化为孩子的内在自我教育。只有经过这个转化过程,家庭教育才会见效,否则家长说家长的,孩子没有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消化,家长的说教只能是耳旁风。
    在批评教育时间的把握上,唐太宗分别利用太子吃饭、骑马、乘凉和乘船的时候教育太子不能养尊处优,太子很容易接受他的教诲。而现在有些家长教育孩子不讲场合,不分时间,吃饭的时候数落孩子的学习,当着客人的面揭孩子的短处,孩子正在学习时还唠叨考试要得前几名,家长动机是好的,内容也是正确的,但就是因为没有选对合适的教育时机,结果事与愿违。
    可见,孩子犯了错误,可以当时就批评教育,也可以寻找机会延时批评教育,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表面上看,两者是矛盾的,其实不然。父母要根据孩子犯错的性质、场合、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等因素灵活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