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腾讯儒学专栏作者) “亦有和羹” 中国的古人讲哲学道理,一般不喜欢拉个架式论辩,或掰开揉碎地推导,而是喜欢打比喻。用做羹汤来喻示和谐之道,就是一个例子。 这句诗出自《诗经·商颂·烈祖》篇。所谓“和羹”就是做羹汤,作羹汤需要各种作料,故又叫“盐梅和羹”,“盐”代表咸,“梅”即青梅,代表醋;合起来“盐梅”就代表“五味”、或说更多的味。 “圣之任者”贤相伊尹(资料图 图源网络) “和羹”这事在古代,可不简单。据说,被孟子称为“圣之任者也”(任:勇于担当)的伊尹,就是先干厨子后当商汤宰相的;也有人说伊尹当初就是背着炊具投奔商汤,做了宰相的。不管怎样,也许就是因为厨房出圣贤的原由吧,古人在讲政治家应遵循的智慧时,多喜欢用做羹汤这类“舌尖上”的事,比喻高大上的道理,彷佛是古人言哲理的一个不大不小的传统。 和而不同(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你看《左传》记载,齐景公夸赞逢迎附和自己的大臣梁丘据是“与我和”。对此,晏婴则断然否定。晏婴说:梁丘据应声虫似的做法,只能算是“同”,而不是“和”。齐景公问:“和”与“同”难道还有什么不同吗?晏子说:当然不同。“和如羹焉,水、火、醯(醋)、醢(肉酱类佐料)、盐、梅以烹鱼肉,燀(chǎn,炊)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晏子的高论,简直就是对“和羹”的阐发。一道美味的“鱼肉”之“羹”,必须有多种味道、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而制成。“和羹”自然要有肉,但是单有肉,还是没法吃,没法吃的羹古代也有说法,那叫“大羹不和”,那可是献给鬼神,人是不能吃的。烹饪人吃的羹,就还得有各种味道来相辅,并且在水火烹煮下,“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才可以。这就是“调和”的哲学,主料与佐料配合,再有水火沸腾的化生为熟,当然更要紧的是“宰夫”对火候的把握。后一点正是“和”的要领,兼用多元,又能把握分寸,才可调出甘美的格局。 古人宴饮(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说来说去,不论“和羹”还是“和如羹焉”,都让我们与一个古老的智慧相遇,那就是“和”的哲学。笔者斗胆,觉得也可以叫它作“中国式的辩证法”。以前曾有一个不大为人所知的争议:是“一分为二”,还是“合二为一”?主张“一分为二”,与“斗争”连得很紧,追求万事万物性质,认为总能找到那个最后的决定性的“质”。然而,“合二为一”的主张,则与古老的“和羹”、即“以他平他”的古老哲学相通。后者强调的是合作,多元共济的合作,讲究对合作火候的把握。看上去,它也讲斗争,水火烹煮不是“斗”吗?但与其说是“斗”,不如说是“火爆”,一种多元合作的火爆。这样的哲学认为,若只是单一的存在,世界就难以成个局面,就不说“出味道”的局面了。这样的讲究“他”者相“平”相“济”从而达到“齐”的境地的说法,不也是一种“辩证”吗? 李世民(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古代,“和羹”又常用来比喻宰相(大臣)治国之道。李世民写诗:“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是说我作为皇帝,正在等着辅正的大臣来盐梅和羹。李商隐诗曰:“后饮曹参酒,先和傅说羹。”是用“和羹”来赞美大臣如汉初宰相曹参、又像商代武丁时的傅说(yuè)的。 在今天呢,如果能从“亦有和羹”的诗句里体会点包容多元、和谐内心的智慧,相信对做人做事,一定会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