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讲堂 >

历史上那些不善考试的名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古代的科举考试几乎是读书人入仕做官的唯一途径,录取率之低令人咋舌,决不可与今天的高考同日而语,那才是真正的千万人挤在一座独木桥上!因此,也总有一些本来拥有真才实学的人在这条道路上屡战屡败,令人扼腕叹息。
    黄巢:晚唐时期的黄巢出身于一个靠贩运私盐致富的家庭,殷实的家底使他从小就有条件苦读儒经以求晋身官场,却不料屡次科举均以落第告终。这位愤怒的儒生陡然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离开长安时扔下一首《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白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久,他就领导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摧毁了腐朽的唐王朝,打破了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局面,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创造了条件。清代洪秀全的经历类似黄巢,他也本是一介儒生,可总是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最终回乡创立了拜上帝教,领导并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所以,把读书人惹急了可不是闹着玩的,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孟浩然: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李白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然而其内心却始终充满了仕与隐的矛盾。盛唐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士子们大多胸怀政治抱负,孟浩然其实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可惜多次应试不第。终于,他在四十岁那年最后一次赴京应试,还得到了丞相张九龄的推荐,孟浩然原以为功名唾手可得,却不料名落孙山,失意而归。
    据史书记载,孟浩然失败的原因竟在于其诗作。一次他去王维家做客,适逢唐玄宗来访,玄宗让孟浩然作诗,想领略一下他的清逸诗风,可孟浩然却并未吟诵自己拿手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其中有“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听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此,孟浩然应试不第很可能与此事有关,真是“成也其诗,败也其诗”。
    唐伯虎:明代才子唐伯虎也曾写过一首著名的《桃花庵歌》,读来酣畅淋漓而又富有理趣:“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才华横溢的他多次进京赶考,却都惨败而归,深深挫伤了他的自尊心。他逐渐看透了仕途险恶,对科举再也不抱任何幻想。一生酷爱桃花的他回乡之后,便在城北桃花坞建了几座优雅清闲的茅屋,将茅屋取名为“桃花庵别墅”,他退避其中,自称“桃花庵主”,从此过起了以卖字画为生的逍遥生活。
    金圣叹:金圣叹是明末清初文坛的一位奇才,他曾评论多部古典小说,最著名的就是对《水浒传》的批注,成为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为人诙谐幽默,学问渊博,高傲而有志气,文笔潇洒自如,作文不拘一格,自称“以吾之才,入学如取芥耳”。但因为他恃才傲物,屡屡在试卷上嬉笑怒骂,因此多次科举都壮志未酬。
    他第一次参加考试时,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他答题时竟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和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次参加科考时,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在试卷上连写了 39 个“动心”。主考官追问原因,他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因此又被除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