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间,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的吕端位居宰相,平日他小事马虎处理,看起来懵懵懂懂、糊里糊涂,却深得宋太宗的青睐。长城网刘振山 李学新 摄 “安次有个糊涂庙,糊涂庙里糊涂神,难得糊涂非糊涂,圣贤不及糊涂神”。这句类似绕口令的话,原是大型新编历史故事剧《吕端》里的台词,其典故来自宋太宗:“(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吕端是怎么成为“糊涂神”的?他真的“小事糊涂”吗?他的“糊涂”背后,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之处呢?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今廊坊安次区)人,以父荫入仕途,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为官四十年,政声轻简,器量过人,“糊涂”之名冠绝一时,关于他的趣闻轶事,常成为朝野谈资。 案例一:秦王赵廷美是太宗的弟弟,曾任开封府尹,期间,吕端在其手下做判官,二人私交不错。有一次,秦王府的小吏找吕端帮忙,说是俸禄少,不够花,想贩些竹木赚点钱贴补贴补。在当时,私贩竹木乃违法行为,但吕端还是给其开了绿灯。结果东窗事发,贬为商州司户参军。 如今看来,吕端实在糊涂,知法犯法,被贬不冤,吕蒙正也是这么看他的。然而,联系到太宗即位之初的民生实际,我们就会发现,吕端此举过程糊涂,结果并不糊涂。一张看似违法的许可证,却惠及了竹木农、商贩、运力以及汴京内外诸多需求者,朝廷还没少征税,他咋就“糊涂”了?我倒是从中看到了一种从容不迫、体恤百姓的大格局、大气度。 先贤常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小惠未遍,民弗从也”。朝廷垄断竹木,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比如与契丹的战争之需等等,但也应当考虑百姓的生活之需。战国时中山君“以一壶餐得士二人”,吕端的行为亦颇有此古风,意在说明为政者只有为民谋利才能根基牢固,非糊涂也! 案例二:公元994年,吕端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同时,左谏议大夫寇准亦拜参知政事。吕端考虑自己年纪大了(其实不到六十岁),便请求位居寇准之下。此举又被当时宰相吕蒙正讥为“端为人糊涂”。但这次宋太宗不认同了,当即批驳:“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先“以端为左谏议大夫,立准上”,次年又罢免吕蒙正,启用吕端为相。 吕端辞位,在多数士大夫看来,确实糊涂:皇上提拔你,让你挑担子,那是皇上圣明。你这样做,不是打皇上脸吗?其实不然。 吕端的“糊涂”仍然只是表面糊涂,而心里不糊涂。他在宣示一种谦抑为人的态度,为百官树立理想的人格榜样。世人会耍小聪明者居多,事事、处处、时时,都在争名夺利,争功诿过,却往往因小失大;而有大智慧者,则知该舍时便舍,该不争时便不争,该糊涂时便糊涂。 儒家常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等信条来要求读书人,不正是吕端的这种“糊涂”吗?领导干部应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克己慎行,方能清廉洁白,宁静致远,方能不为欲困。这种“糊涂”值得推而广之。 案例三: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李皇后命内侍王继恩召吕端入宫议事。王继恩兴冲冲来到吕府,刚传达完皇后懿旨,吕端即下令将其锁拿囚于阁楼里,并派人看守。这是《宋史》记载的一桩“非法拘禁案”。宋代注重“明德慎刑”,王继恩虽是宦官,但深得太宗宠幸,是宫内第一等红人,又是在执行皇后安排的公务,吕端身为宰相,有何权力限制他的人身自由?莫非又是犯糊涂?联系到当时微妙的政局,吕端非但不糊涂,且有功于社稷。 王继恩是个乱臣贼子、势利小人,平时没少跟吕端为难。《宋史》直言不讳地把他跟“斧声烛影”之谋篡疑案联系到一起,不是没有道理。太宗驾崩,他又再次行谋篡之事,理由很简单,他跟时任太子的赵恒(宋真宗)关系不好,担心赵恒继位后于己不利,便秘密串联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等人,谋立楚王赵元佐为太子,甚至几乎影响并左右了李皇后的意见。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王继恩的一举一动早被吕端觉察,只不过吕端隐而不发装糊涂罢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此时皇后突然召见,肯定跟立嗣有关,为防王继恩居中捣鬼,吕端当机立断拘禁之,入宫劝导李皇后奉太子恒顺利即位,足见其非但小事不糊涂,大事之精明亦到何等地步!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也源自对吕端气量的一种赞誉。他的“糊涂”,实际是宽广胸怀的折射。克己屈己而使民得利,仁也;不争而使能干事、肯干事的人有机会、有舞台去发挥,义也;隐忍而不为私利、私心、私怨所动,以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为重,国之干臣也! 由此可见,做个如吕端一样的“糊涂神”,对领导干部而言,是一种多么重要的政治品质。(赵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