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 商鞅(约前390——前338年),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被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为什么秦孝公死后,商鞅会被车裂灭族呢?为什么这个富国强民的功臣惨死,会落得“秦人不怜”的下场呢?历史的总结,从中可以窥见民心向背。 杀鸡取卵急功近利 商鞅为推行自己的政治变法和霸道主张,极端急功近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公元前361年,商鞅入秦,年仅29岁。当时,发布“求贤令”的秦孝公22岁,刚登基为王。 《史记》记载,商鞅第一次去见秦孝公,他试探性地从三皇五帝讲起,还没说完,秦孝公已经打起了瞌睡。事后,秦孝公怒斥景监:“你推荐的什么朋友,就知道夸夸其谈。”商鞅反而高兴了:“原来秦公的志向不在帝道。”第二次见面,他又从王道仁义讲起,秦孝公的兴致比前一次好点了,但还是觉得不着边际,哈欠连天。商鞅更高兴了:“秦公志不在王道。” 有了前两次的试探,商鞅第三次去见秦孝公,又用“霸道”来试探秦孝公;秦孝公很感兴趣,激动地握住商鞅的手:“请先生教我。” 商鞅能一再受到秦孝公召见,走的是秦孝公宠幸的阉臣景监的后门。在三次接见中,商鞅终于发现秦孝公对霸道的兴趣。他对景监说,下次再接受召见,一定要跟秦孝公好好讲讲霸道。果然,商鞅第四次去见秦孝公,两人谈得非常投机,一连谈了好几天。后来,景监问商鞅是怎样打动秦孝公的。商鞅说,帝道和王道的实现,需要很长久的时间,秦孝公等不及;这一次讲可以速效的“强国之术”,很符合秦孝公的心意,但秦国从此不会有殷周那样的成就。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商鞅知道即使秦国暂时变法强大,后世也必然不复商周的文明成就,因为霸道必会葬送古代圣贤治国的正道教化。先贤重视道德教化,而商鞅崇尚暴力威压。这纯粹是蒙蔽君心,诱惑和开启君王私心之贼举,非良臣所为。 严刑酷罚高压立法 商鞅为人刻薄寡恩,对敢于反对自己的人,则一概予以残酷打击,决不手软。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变法初期,给新法提意见的人很多,商鞅为杀鸡儆猴,竟然小题大做,借口太子触犯新法,让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代为受过,一个被处以刖刑,一个被处以黥刑,于是“秦人皆趋令”,再也不敢批评新法。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十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一些原来批评变法的人,又改口说变法的好话,等于是向商鞅认错,商鞅却趁机大做文章,将这些“乱化之民”全部发配远方,从此秦“民莫敢议令”。几年以后,商鞅又以公子虔触犯新法为由,将他处以劓刑。 商鞅作为秦国变法的领军人物,将其品性品德以及治国理念的严重缺失,深深渗透并贯穿于他所制定的各种法令中。商鞅立法的基本原则,是轻罪重刑,连“弃灰于道者”都要处以黥刑,其理由就是“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而实际的执行情况,却是“网密而刑虐”。 背信弃义唯利是图 出于极端的个人功利主义,商鞅背信弃义,无所不用其极。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是核心内容。爵位、田宅的封赏,主要根据军功大小进行授予。于是,商鞅说动秦孝公,让他亲自带兵去攻打魏国。为了确保自己能在战争中取胜,商鞅竟利用自己与魏国将军公子卬的友谊,写信欺骗公子卬,说不忍心与朋友相见于战场,希望双方媾和,高兴地饮酒罢兵,使秦魏两国得以相安。 公子卬轻信了商鞅的“友谊”,前往商鞅军中签署和约,却就此被商鞅俘虏,扣为人质。公子卬率领的军队,全无防备,被秦军偷袭全歼。经此一战,魏国空虚,不堪再战,只好把整个河西的土地都割让给了秦国。凭靠着欺诈得来的战功,商鞅连升四级,一举获得了最高爵位,并得到商于之地十五个邑的封赏,从此被称为“商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