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论语 文/何俊(腾讯儒学专栏作者,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 《不舍论语》106——公冶长篇第十四:子贡问曰孔文子章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读】 古时有谥法,即人死后,根据生前事迹与品德,给予一个评价以示表彰。谥法自周朝始,起初自然,后渐成系统。同一谥号,往往有不同指义,比如谥文者,可指经天纬地,也可指勤学好问,或别的指义。 孔文子是位大夫,其生平有许多问题,但仍谥文。子贡有疑,请教于孔子。据孔子的回答,可知孔文子被谥文,是因他勤学好问。 不过,尤需体味的是孔子讲的“敏”与“下”。敏锐者多不耐花笨工夫,居高者常耻以下问。孔文子能做到,此亦难得。 作者简介: 何俊教授 何俊,男,1963生。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兼任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与思想史,曾出版《西学与晚明思想裂变》、《南宋儒学建构》、《事与心:浙学的精神维度》、《师英录》、《不舍国学》等著作。 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专栏——何俊教授《不舍论语》系列稿件,版权属腾讯网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