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杰人(腾讯儒学专栏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 朱子像 《朱教授讲朱子》二二八 朱子曰:“世间喻于义者则为君子,喻于利者即是小人。而近年一种议论,乃欲周旋于二者之间,回互委屈,费尽心机,卒既不得为君子,而其为小人亦不索性,亦可谓误用其心矣。” 译讲: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之辨一向是朱子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但是,在朱子同时代的时候,出现了一种理论,试图把利混同于义,甚至用利来取代义。朱子和这种理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明确指出,在这个世界上,懂得义的人是君子,只懂得利的人是小人。他说有人试图模糊义、利之间的界限,费尽了心机,最后既做不成君子,小人也做得偷偷摸摸,真是把心思用错了地方。 《朱教授讲朱子》二二九 朱子曰:“循下学上达之序,口讲心思,躬行力究,宁烦毋略,宁浅勿深,宁拙无巧,从容潜玩,存久渐明,众理洞然,次第无隐,然后知夫大中至正之极,天理人事之全,无不在是。” 译讲: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子认为,这是孔子揭示了读书学习必须循序渐进的道理。所谓“下学”,指的是学事;所谓“上达”,指的是学理。就是“学其事而通其理”。上达是从下学开始的,所以,学习必须从身边日常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开始。这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切问而近思”的意思。“口讲心思”,讲的是读书要诵读,要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思考、研究、辨析。“躬行力究”,指的是要付诸实践,要亲身践履,要下力气去探究和追问。“宁烦毋略、宁浅勿深、宁拙无巧”,讲的是要踏踏实实,不能投机取巧,不能走捷径,抄近路。“从容潜玩”,是讲读书的态度和心理状态: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耐下性子,心态平和、从容不迫地读书学习。“潜”,指深入,不是浮光掠影做表面功夫;“玩”,指反反复复,不是浅尝辄止。这样读书,假以时日,就一定会“众理洞然”而分明,那么,世上最深奥、高明的道理,关于天理和人事的一切法则,就没有不在你的把握之中了。 本文为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版权属腾讯网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