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龚鹏程谈易四十一:决断刚健和畅 显示中和之美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龚鹏程 参加讨论

    文/龚鹏程
    《龚鹏程谈易》系列由龚鹏程教授授权腾讯儒学独家连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夬卦九三爻辞。夬卦乾下兑上,水在天上,势必泽下,故夬有决对、必然、决断之意。爻象是五阳长盛、一阴将消,也有君子道长之意。
    夬有决断之意,表示刚决;但雨有润物之象,所以这种刚决又是柔和的,彖传解释道:“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健而说的“说”,是“悦”的意思,犹如《论语》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刚健而令人不畏慄、果决而令人感到和畅,都能显示《易经》所强调的中和之美。
    秉此以行世,效果如何呢?彖传云:“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
    阳盛阴小,因此可以公开在王庭上批评、处置小人对国家的危害,也可以向邑人公开宣布讨伐不义之人。王弼注倾向于如此解释。
    
    夬卦(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颖达疏则认为:“刚克之道不可常行。若专用威猛,以此即戎,则便为尚力取胜,即是夬而不和,其道穷矣。”强调健而悦、决而和的一面。也就是对付王庭内部的小人,态度不能与对抗敌人相同。近时术语,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为两种状况,须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与此近似。《春秋》记“郑伯克段于鄢”,论者都解释说那个“克”字就显示了孔子对郑伯的批判。因为郑伯和共叔段乃是兄弟,克则是用来形容克敌制胜的字,以此表述郑伯发动对共叔段的战争,实已不把段当成弟弟,而是当敌人般看待了,必欲剋至死地。如此即不能“夬而和”矣。
    王孔两解不同,但无妨,本卦终究是能显决断的卦,只要秉持中道,决断行事,即可无咎。故九二云:“惕号,莫夜有戎,勿恤”,象传:“有戎勿恤,得中道也”。莫就是古代的暮字。夜里有戎来袭,故须惕厉;但也没事,因为决断能得中道呀!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頄指颧骨,谓九三与上六呼应,此时形势不好,有凶。但君子能独行其是,就如虽遇到下雨,沾濡了衣裳,有些令人恼火,卻也依然无咎。
    九四讲了个相反的状况:“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屁股上没了皮,形容坐不安;行走次且(趑趄),形容走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又脑子不清明,不能判断是非,闻言不能信,当然就“牵羊悔亡”了。
    牵羊,过去注解都说是移动很难移动的东西,左右支绌,所得者就仅是悔亡而已,颇迂曲。羊非难以迁移之物,悔亡者,悔其亡也。因此“牵羊悔亡”指的就是牵羊出去而羊丢失了,颇贻悔恨。此与坐不安、行不便合起来形容做事不顺,均因决断失中之缘故。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苋,或苋陆,古注都认为是草,表示柔脆。但究竟是什么草,各家解释不一。但王船山《周易稗疏》主张苋是细角山羊,是踛的假借字。可是不管怎么解,此爻主要是说若夬断能符合中道,自能无咎。只不过本爻偏于柔,所以象传说這虽也称得上是中行,虽可无咎,但仍不完美:“未光也”。
    上六:“无号,终有凶”。号,本卦有好几处提到号,古注多解释为号啕、号呼之号,但我以为该解为号令之号。无法号令下属,形容无法或无力判断,当然就很糟啦!
    本卦大旨如此,细说就很复杂。程伊川《易传》及胡安国都认为爻辞可能有错简或差乱,因此胡氏将它改成:“九三:壮于頄,有凶,独行遇雨,若濡有愠,君子夬夬,无咎。”可是宋本《周易》及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均作“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近人陈延杰《周易程传参正》则谓应作:“独行遇雨,君子夬夬,若濡有愠,无咎。”可见其中争议还不少。《周易》内文似此者不可胜数,诸君若非专门治经,可以不必深究,略知其中犹有高山深堑即可。
    龚鹏程小传:
    
    龚鹏程教授(资料图 图源网络)
    

龚鹏程,字云起,江西吉安人,一九五六年生于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南华大学校长、佛光大学校长、美国欧亚大学校长等。亦曾负责台湾两岸文教交流业务。现任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国学中心顾问,有龚鹏程国学院等学术组织及活动,遍及各地。有文史哲宗教艺术社会学等著作近百种,精博渊懿,为世所称。曾获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章、教材改进奖、朱自清散文双年奖等。亦常在世界各地举办书法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