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荀子真的认为“人定胜天”吗?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凌介斋 参加讨论

    文/凌介斋
    荀子为战国大儒,他主张“隆礼重法”与“法后王”,在战国时期成为儒家的重要一派。在孔子、孟子诸儒皆予以讨论的“天人”关系问题上,荀子也用专篇论述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与其余儒家敬畏天命、或将“天”神秘化的态度并不一样。因此荀子的“天人论”被当代诸多人赋予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意义,人们也常常用“人定胜天”四字概括荀子人天关系的内涵,并因此指出荀子思想具有进步性。然而荀子虽然不相信自然灾害、天文奇变有代表理乱兴衰的政治意义,但是也没有提出“人定胜天”四字,我们对荀子的思想显然是有所误解的。
    
    荀子(资料图 源自网络)
    荀子究竟如何看待人天关系?
    首先,荀子与同时代思想家不同,他人为“天行有常”,不因为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因此天变灾异,也属于自然规律正常运行的结果,虽然罕见,也可为奇怪,但却不足畏惧,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应该集中于政治的得失:“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自然灾害的发生不能被阻止,但却可以通过预防、赈济、重新组织生产而将其破坏力降低。倘若人间政治失和影响到百姓的生产,即使没有灾害,可能发生比灾害到来时更大的损失。人们不应当关注灾异背后有可能存在的“警醒寓意”,而应该重视人事可能造成的政治后果,这才是真正影响国家命运的关键因素:“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因此,人与天的关系,并不是用人力挑战与战胜自然,而应当是在顺应自然的条件下重视人事、发展生产、顺应时势而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人们常拿“制天命而用之”大做文章,认为因此就可以随意驾驭自然,“人定胜天”,而没注意到荀子认为天的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而“制天命而用之”则是在承认自然规律下的人事努力,其强调的是人对自然规律的顺从与利用。由此可见,荀子的天人观,显然是说人在顺应天道的情况,可以有所作为,距离“人定胜天”还是很远的。
    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