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王蒙说论语:学而时习之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王蒙 参加讨论

    文/王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王解】
    孔子说:“学了什么,而后常常温习与实践之,这不是很令人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会面,这不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你,别人由于无知而做了伤害你的事情,荒谬的事情,你却不生气上火,这不是很有君子风范的吗?”
    【评点】
    《论语》开篇,相当“文学”。它亲切、自然,有情有理有趣,娓娓动听,句式活泼生动,说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状况,读之如沐春风,和畅有加。平易中却见君子风度、士绅情趣,日常无奇中却有一种提升的力量。
    比较一下,不像《老子》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那样高高在上、严肃宏伟。不像《庄子》开篇《逍遥游》的“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那样横空出世、出语雷人。不像《荀子》开篇《劝学》的“学不可以已”那样富有教训色彩。不像《孟子》开篇一上来就见梁惠王,大讲义利之辩、势不可当。又不像韩非《说难》的“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那样专业与小众化。比较起来,《论语》一上来的三句话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当然还带点读书人的雅致与从容和平。
    如果说《道德经》的开篇是“石破天惊新耳目”,《孟子》是“雄辩滔滔意浩然”,《庄子》是“云蒸霞蔚神仙境”,那么《论语》开篇堪说是“清调欣欣沐惠风”。
    乍一看,三句话讲三件事,而其联想的轨迹,仍然历历可察。好友到来也是一种于学问与人生有益的温习复习。温习友情,温习共同关心的话题,温习各自的见解、共识、歧见与互补,温习过往风华正茂的日子,温习共享学识的精进心得,其情趣与读一本当年曾经陶醉其中的好书不无共同之处。时习之,朋友来,都体会到某种相知的快乐,知音的亲昵,可持续的美好。接着想到的是不知,是隔膜,是误解与误伤,岂能不君子一番,大方一番,不愠一番,一笑了之一番呢?中外绅士士绅,有几个是易怒的?易怒非君子,无量是小人。但是,所谓“不知”这个话题的提出,无形中透露了孔子对于个人不为世用的遗憾心情。不愠,经过努力,经过有意识地自我控制,是可以做到的;不憾,大概未必。如果连憾都不憾了,“不知”与“愠”的关联压根儿也就不存在了,那么这句话就用不着“子曰”了。
    一般专家前贤,只解释“不知”为不了解自己,窃以为,更多的人其实未必那么计较自身的被知度。不想做帝王将相,不想做红星达人,不具有知识分子的自觉使命意识,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经济收入、收成年景、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无灾无险……谁会去悻悻然每天寻找知遇、嘀咕因不被知而愠与不愠的问题呢?对于老百姓,更多的情况是见到别人做了伤天害理尤其是伤害自己的混账事,说了混账话,难以不愠罢了。但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即使无端被误解被伤害,也不必当真愠恼,不妨一笑了之。
    按以往的比较公认的解读,“人不知……”中的“人”,恐怕指的是老板、长上、能影响你祸福的权力中人,一个人是不会在乎与自己无关的“人”或地位显然比自己低下的人知或者不知自己的。而如果是解读为别人无意中冒犯了自己,那就什么人都包括在内了。
    将不知不愠的教导拉扯到因不知即不是完全有意做了伤害自己的事这边厢来,也许只是望文生义,但愿最大限度地从文本中获取可能的一切启发。
    
    王蒙新书《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
    【基本信息】
    作者:王蒙
    书名:《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孔学堂书局
    书号:978-7-5502-4308-8
    定价:58.00元
    上市时间:2015.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