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歌 国外学者专家把裴柏村誉为“中国名人第一村”,该村位于山西涑水河畔的闻喜县内。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谁给人类留下历史文化遗产,谁便永恒。曾兴隆辉煌两千余年的裴氏家族,如东逝之水,已成烟云,但裴氏家族创造的独特“裴氏文化人才奇观”,为中国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裴柏树,这个小小的村子,不但是裴姓的发源地,也是声名远扬的“中华第一宰相村”。当年的裴柏村,周围的土岭上漫山遍野都是茂密的柏树,是个宝地,裴氏就是在这里生生不息延续至今,而裴姓和柏树的结合,就有了“裴柏村”的村名。 裴氏家族(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今天的裴柏村与古时候相比,自然环境没有多少改变,所幸的是,新拓宽的大运二级公路从裴柏村西边擦肩而过,裴氏后裔不失时机而又理直气壮地在村口路边树起了一块“中华宰相村”的石碑,因此,古老的裴柏村虽然寂寞但并不苍凉。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千多年间,这个不起眼的村子,名流辈出。“天下无二裴”,这话不是裴氏家人的自夸,而是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对裴氏家族的评价。这几个字不光被写在墙上,还刻成了石碑,立在裴晋公祠大门右首。仔细品味这句话的含义,一则是说天下裴姓都出自山西闻喜一系;二是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姓氏能出其右。 从侯马沿大运路南行十多公里,有一道叫凤凰垣的岭子由东南方向包围过来,它的对面,则有呈弧形排列的九座小山包环拱着,人送雅号“九凤朝阳”,而中间那块被隔离出来的平坦沃土,也就成了古代相学家眼中的“风水宝地”:完整而不封闭,独立而又自然延伸。据说是吸纳了来自关中、帝都长安,乃至有仙人居住的终南山所凝聚起来的“王气”、“仙气”,注定要出具有经天纬地、治国安邦之才的大人物来。裴柏村阴阳交合,占尽地理,成为风水之主。也许正应了相学家、风水先生的“预言”:大约在三千年前的周孝王时,裴柏的人才开始往西走,汉唐以来,终于走出了裴秀、裴寂、裴炎、裴度等为代表的五十九位宰相、五十九位将军,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吏更是多达三千余人,裴氏大家族成为河东大地上蔚为大观的名门望族。 裴晋公祠在村西的高坡上,大门前是一级级通天般的台阶,尚未登临,让人先有了仰之弥高的感觉,拾级而上,又有了拜谒先贤的崇敬。祠堂门前空荡荡的,紧挨着的大运公路,车来车往,不时带来一阵阵噪音,一次次地打破祠堂门前的宁静。推开铁栅门,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古祠堂里该有的亭台轩榭,也没有风景名胜区该有的四季花木,看不见与裴氏家族历史地位相当的富丽堂皇,更感觉不到端庄凝重的气氛。只有对面照壁上阴刻的几位裴氏先祖像,平静而又典雅,才让人隐约感到了这里确曾有过的辉煌。 裴晋公祠(资料图 图源网络) 裴晋公祠当年叫裴公祠,即裴家祠堂,始建于唐贞观五年(629年),因裴度封晋国公,改名晋公祠。据说当年的裴公祠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有三进大院,是一座构建宏伟的宫殿式建筑,有山门、仪门、献殿、正殿。明嘉靖二年重修过,可惜一部分建筑毁于1947年的战乱。使裴家祠堂真正遭受灭顶之灾的是1958年大跃进,那一年,裴家祠堂里,无数珍贵碑刻被用去建房、修水库,无数精美的木雕被拆去烧毁,千年名祠就这样毁于一旦。好在浩繁的史籍和洋洋大观的《裴氏世谱》记载了裴氏的荣耀,好在裴氏家族中无数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不容埋没。 据《裴氏世谱》记载,世代裴氏家族中仅正史立传与载列者,就有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裴氏家族千余年来,将相接武,代有伟人,确实是中外历史上的一大奇观。所以,在我国的历史剧中,表现裴家的戏剧就有好几个,像《游西湖》、《李惠娘》、《裴恒遇仙记》、《白蛇传》等,演的都是与裴家有关的事。名剧《白蛇传》里的法海,是唐末政治家、书法家裴休的儿子。历史上的法海,本来是正面人物,可明清小说出世后,法海便成为反面人物了,这也算是一奇。 闻喜裴氏,是闻名天下的中华望族,是名副其实的宰相门第。历代所修的县志、州志、府志、省志中,裴氏名人几乎占了乡贤录中四分之一的条目,由此可见其家族英才之盛,德业文章之隆。这样的望族,这样的门第,其背后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穿透千年风云,我们可以看到裴氏家族是儒家标榜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典范。 裴氏家族自魏晋以来辉煌1900多年的史实,给人们提供了一份家族健康发展的标本。追溯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总结了3条,即联姻、世袭与自强不息。裴氏家族历史上共出过驸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荫袭95人。由联姻、世袭所结成的封建裙带关系,这无疑是促成裴氏人物显露头角的优越条件,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在《裴氏世谱》的《列传》、《列女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几个例子:裴炎在弘文馆就读时,“每逢休假,他生或出游,炎读书不废。”裴休“童时与兄俦、弟俅偕隐济源别墅,昼讲经,夜著书,终年不出户”。而裴植的母亲夏侯氏管教子女,“小有罪过,必束带伏阁,经五、三日乃引见之,督以严训。”正是由于裴氏子弟的勤奋好学与家人的严格管教,才使裴氏“将相蝉联出,公侯奕叶长”。另外,裴氏家族还通过灌输“忠君报国,光宗耀祖”的思想,给子孙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从《裴氏世谱》中绘制的“裴氏祖庙”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祖庙的门口立有“气众山河”、“忠孚华夏”两个牌坊,在牌坊里立有世系碑、宰相碑、状元碑三块石碑。他们把裴门子弟中功高德彰者的列传、优秀的诗赋文章、皇帝下的诏命、历代名人为裴氏写的赠答诗、墓志、碑文、表启等录入《裴氏世谱》,以此来教育和激励裴门后人。 裴氏家族在历史上创造了传奇,带给后人无尽的探寻和追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