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锦庚 卞民德 新近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故事集》,厚重如两块砖头,散发着油墨清香,荟萃的500篇优秀故事,精选自全国3387篇应征作品。作者有名家教授,也有普通百姓;有城市居民,也有乡野村夫。这套丛书,是山东去年发起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征集活动”的成果之一。山东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文化建设,秉承“项目化”思路,把文化建设“虚功”实做,让优秀传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故事集》(资料图 图源网络)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强调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山东积极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顶层设计,以“项目化”思路整体推进。经过两年多精心筹备,今年初,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等6部门联合,正式推出7类31个“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 每一个项目都非无本之木,而是拥有实物载体。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为例,山东在城市、乡村建成儒学讲堂8300个,已开展活动3.32万场次;全省建成道德讲堂56025所,覆盖所有县(市、区);孔子学堂已在十余个省份落地,共330多所,其中山东占半数。 每一个项目都非新起炉灶,而是基于多年积累。始于2007年的“四德工程”,在全省竖起9万多块善行义举“四德榜”,记录下3000多万件次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2014年4月,中宣部在曲阜召开现场会,推广山东经验做法。 每一个项目都非蜻蜓点水,而是投入真金白银。仅2015年,山东省级财政就新增加1亿元资金,支持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特地将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列入“十三五”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经过几年努力,成就喜人。“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尼山圣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64亿元,宫像区孔子像、大学堂以及孔子博物馆完成主体封顶。 曲阜尼山圣境世界第一孔子像已基本完工(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为留住乡愁,山东发起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纳入考核范围的105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工作。在邹城市上九山村,老院落、旧街巷被完整保存,并得到保护修缮。上了年纪的老人格外吃香,成为展示民俗民风的“形象大使”。 在山东,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蔚然成风。几年来,山东大学等院校、机构的儒学研究专家、教授走出书斋,“背着干粮替孔子打工”,深入乡村社区,教化一方。泗水县北东野村,过去小偷小摸成风,如今村风大变,敞着大门安心下地。去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征集活动中,山东各地上自耄耋老人,下至中小学生,都踊跃投稿。 “尼山世界文化论坛”走出国门,先后开展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犹太教文明、印度文明、巴哈伊文明等世界文明对话,累计组织学术演讲和文化对话交流活动100余场,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根据《实施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工作方案》,山东力争在5年内基本形成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普及教育、保护传承、实践养成、传播交流、转化创新体系,呈现整体推进的战略态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