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不与经典结缘 很难成为高雅的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明伦书院丨ID:minglun366 鲍鹏山 参加讨论

    文/鲍鹏山
    什么才是好的语文教材?以我一己之见来看,好的语文教材,首先应该体现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以此培养民族精神、民族气质,传承民族文化,建立道德信仰。
    好的语文教材,还必须是最经典的汉语文字,培养人们纯正、良好的语感,培养语言艺术的鉴别力和创造力。
    现在,很多人对文字和文学的美丑、好坏的鉴别力降低了,所以到处流行酸溜溜的小资文字,打开微博是,打开微信也是。
    
    四书(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的汉语其实非常典雅,非常高贵,非常美,可是不少人不知道什么是典雅、什么是高贵,也缺乏鉴赏汉语美的能力。因为当下的语文教材,对文字美感的训练可能还是不足的。另外,总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了。
    其实,传统的“四书”正好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大学》1700 多个字,《中庸》3500 多个字,《论语》16000 多个字,《孟子》34000 多个字,合计下来 50000 多个字。
    你可以想象,当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能背诵全本“四书”,他的认知能力,他的心智发育,会达到一个什么水准。
    不要拿孩子的兴趣当借口
    可是,现在有不少人,包括老师、家长,动不动拿孩子的兴趣来拒绝改变。
    
    培养孩子的正当兴趣(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曾经去一所学校讲座,负责组织的一位老师说,鲍老师您讲经典挺好,可是孩子们不感兴趣。
    我说,第一,你怎么知道孩子不感兴趣?你真的尝试过吗?第二,孩子如果不感兴趣,老师是干什么的呢?
    老师的一个义务,就是培养孩子的正当兴趣,而不是一味顺从孩子的兴趣。否则,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校门口的游戏机房。当老师的能这么想问题吗?
    孩子不感兴趣,你就不教吗?假如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呢,你教不教?
    “因为他们喜欢,所以就好,所以就优秀”这个逻辑关系可以成立吗?
    
    读经典(资料图 图源网络)
    写《夏洛的网》的美国作家 E·B·怀特说,“任何专门蹲下来为孩子写作的人都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他们正处在一个能够抓住他们注意力的语境中,他们会喜欢那些让他们费劲的文字的”。
    蹲下,没有必要;孩子可能更喜欢仰视比他们高大的大人的面孔,就像大家都知道的,孩子喜欢穿大人的鞋。
    北大教授曹文轩先生说:“儿童确实具有儿童的天性,但经验同时也告诉我们,他们的天性之一,就是他们是可培养、可塑造的。无需怀疑,应该有一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但是这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应该是一种培养他们高雅趣味、高贵品质的文学,而不是一味顺从他们天性的文学。”
    “西瓜大,芝麻小”,“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这样的课文能提升儿童的灵魂、点亮孩子们的精神之光吗?这些所谓顺应儿童天性的文字,也许无害,但书一旦合上,就像熄灭的火,一切归于黯然。
    先读那些有高贵血统的书
    书是有等级的。书也是有血统的。不论有人喜欢也好,有人不喜欢也好,中国文化经典如“四书”、如《红楼梦》、如鲁迅的很多作品,都是具有高贵血统的书,是给人打精神底色的。
    
    书是有等级的,也是有血统的(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的本意,不是说那些浅层次的东西不可以读,有了那个精神的底色,你随便读,什么都可以读一读。
    但现在的问题是,本末倒置了。这就是今天我们的误区。
    我们亟需用能够打精神底色的、有高贵血统的书来指引孩子们。
    我们必须懂得,这关乎一个人的格调、品位,也关乎一个民族的格调、品位。如果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想成为高雅的人或者文明的民族,不与经典结缘,是不可想象的。
    作者简介:鲍鹏山,男,1963年3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民革成员。现为上海开放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作家,学者。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转自丨“明伦书院”公众号(ID:minglun36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