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皓首穷经、坐而论道不如与时俱进、起而行之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国际儒学联合会丨ID:IC 颜炳罡 参加讨论

    
    颜炳罡(资料图 图源网络)
    文/颜炳罡
    一部儒学发展史就是儒学不断自我更新、扬弃、发展的历史。儒学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与时俱进,“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唯变所适”“与时偕行”等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科学、民主、自由等文化冲击与挑战,儒学开始了自我调整、寻求自我突破的历史过程。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物质上的富有与充裕,应该转化为精神上的富有与高尚。古人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如何引导人们过一种理性、高雅、有品味的精神生活,是当代儒学研究者和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儒学有一个重要特性是理论联系实际。儒学是生活的智慧学,是实践的学问。儒家思想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并非是轻知识,而是倡导首先尊重实践。为知识而知识,不是儒家传统,也不是儒家精神所在。儒学思想所追求的目标说到底就是要改变人们的生活,给人们提供一种富有、优雅的生活方式,其学是因行而学、为行而学。宋朝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律》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朝学者林鸿也留下了“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的名句。行是儒家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儒家思想的逻辑终点。儒家思想是从行的角度立论的,而儒家思考的最终目的是利于行、为了行。
    
    皓首穷经不如与时俱进(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中国历史上,自汉代以来,知识分子中就存在有空谈止观的现象。一些经生文士偏重于皓首穷经,而忽视社会实践。宋明理学以佛、道两家的“止观工夫”替代儒家的“实践工夫”,应该说是认识论上的一个退步。如果一味地强调为知识而知识,那么,文以载道、学以成圣的价值趋向以及儒家思想追求的学以致用的“实践工夫”,就会被赶到儒家学问研究的门墙之外。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之,应该成为今天儒学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关键。
    儒学的意义与价值绝不仅限于中国和东亚地区,也绝不仅限于过去。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无论是过去的人还是现在、将来的人,只要想使自己成为完美的、理想的人,想追求社会的进步,儒学就有意义与价值。
    转自丨“国际儒学联合会”公众号(ID:ICAguanfangweixin)。原文摘自山东大学教授颜炳罡在“国际儒学论坛--威尼斯会议”上的发言;整理:雪翠、好文;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自国际儒学联合会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