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海明 名师讲座温海明专场《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 讲题: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 时间:北京时间2015年11月26日(周四)晚上8:30-10:00 场所:全球未来论坛群 主讲:温海明教授 主持:徐治道 议程:一是主题演讲;二是讨论交流。 徐治道:尊敬的温海明教授,各位师友,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名师讲座主持人徐治道。 全球未来论坛线上首场名师讲座很荣幸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温海明教授来为我们主讲“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 温海明,著名国际型实力派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 温海明老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孔学堂咨询委员,孔学堂书局,杂志社副总编辑;国际英文哲学刊物Asian Philosophy编委等。 温海明教授是一位典型的国际型实力派学者,2006年获得美国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博士,曾为北京大学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曾获美国陈荣捷(Wing-tsit Chan)比较哲学奖学金、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学员奖学金等;曾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根特大学等校作学术访问和学术研究。著有:《儒家实意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Confucian Pragmatism as the Art of Contextualizing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World(Lexington,2009);Chinese Philosoph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中国哲学思想》(2010)等等。在国际哲学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Asian Philosophy,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Culture and Psychology,《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国哲学思想》被译为英、法、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在国外出版。 温海明老师在其《王阳明易学概论》一文中说:阳明一生传道,人称心学,而其根本,不曾须臾离《易》……阳明悟得易道,至死念念不离,盖易道既得,性尽命定,而良知之说,如日月流行,万古不易。天降阳明,千古圣学之血脉,重与日月同辉。 那么,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之究竟如何?今晚8:30,让我们一起分享思想盛宴,让我们一起探索讨论交流。 今晚议程有两项:一是主题演讲;二是讨论交流。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温海明教授为我们开讲“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大家欢迎! 温海明:治道兄好!群友们好! 今晚跟群友们聊聊“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阳明现在火了,不是一般地火,今天我们好好地体会阳明心学的境界,可能对我们的未来,对于民族的未来都有好处。 我想跟大家强调的第一个要点,是阳明之所以能够有划时代的贡献,主要是因为读《周易》,而不是因为读《大学》,但很多学者还不是很清楚这一点。我今年暑假去贵阳,跟很多学者交流,有些学者坚持说阳明是读《大学》才有“龙场悟道”的,我表示不能同意,建议你们单纯读《传习录》还不够,要好好读《全集》。不少搞阳明学的学者,因为不懂易经,就不承认阳明是读《周易》悟道的,而要坚持说是读《大学》悟道的,这样的研究其实有点误人子弟。可以说,阳明如果不是在困境当中读《周易》,几乎是不可能有所谓“龙场悟道”的。这些年有几篇论文研究了阳明与易学的关系,结论相对比较中肯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哲学味的问题。最近我的老同学陈清春用现象学研究阳明,专著即将出版,他力图说明阳明龙场悟道是一个典型的哲学家悟道的境界,这种境界后世几乎可以做无限的哲学解读。 正如《周易·困卦·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是说君子看到大泽里的水都被困干了的卦象,决定为了实现自己的人天之意,可以舍弃自己的性命。这讲的正是一个人处于阳明一样的绝境,如何通过周易实现精神意识状态的重生,如果没有重生,就没有阳明学,而没有心学,也就无所谓阳明了。关于阳明悟《易》历程,在戊辰(1508年)所作《玩易窝记》里面有记载: 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始其未得也,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无微,茫乎其无所指,孑手其若株。其或得之也,沛兮其若决,联兮其若彻,菹淤出焉,精华入焉,若有相者而莫知其所以然。其得而玩之也,优然其休焉,充然其喜焉,油然其春生焉;精粗一,外内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厄也。于是阳明子抚几而叹曰:“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其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 玩易窝现在还在,已经变成旅游景点了,其实就是一个地下洞穴,犹如小的三室一厅。当年阳明在地下蜗居里面,读《易》自得其乐,这是心学易道境界的第一层体现。阳明到了龙场之后,从早到晚读《易》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龙场大悟”之后,阳明一生学问大旨就确立了,从此以后,阳明传播的心学,其实就有易道境界。 心学的易道境界的理第二层体现,就是确立了他一生的学问宗旨: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设想一个人被放逐到荒原,他的心灵每时每刻直接跟宇宙、跟苍穹、跟天地感通,所以处于感天动地的、心通于易、通于日月之变的状态,这其实是“心即理”的本意,只是后来阳明为了接续朱熹理学的话语,不得不借用理学的框架加以表达,包括他后来不得不写下关于《大学》的心得体会,也可以说是被迫回应朱熹理学的强势话语体系。 在阳明看来,孔子删述《六经》,为《易》作传,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正天下万世人心。阳明心学也可谓是为了重正世道人心。阳明心学通于易道,根本上是为了匡正世道人心,从而达到平定天下的理想境界,这跟孔子发心是相通的。所以我强调心学通于易学的第三点,就是心学的境界与易道通达天下一样,是为了树立人心正道,也就是使未来的人心能够归于正道。阳明常常自比孔子,感慨自己生不逢时,但同时也以正万世人心的事业自任,比如他曾说: 孔子玩《易》,韦编乃至三绝,然后叹易道之精。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比之演卦演爻者更何如?更欲比之用《易》如尧、舜,则恐孔子亦不自安也。其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以求之者。”又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故?抑之为不厌。”乃其所至之位。 阳明的心学气象,可以说是来自易道也归结为易道,他一生传道说法,如果仅仅用心学和理学的范畴去解析,总觉得差一点,但如果从易道来看,就有浑然一体,圆融无碍之感。难怪李贽在《阳明先生道学抄序》中说:“先生之书为足继夫子之后,盖逆知其从读《易》来也。”可以说李贽指出了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相比一般学者来说,李贽的悟性可以说是蛮高的。阳明的心学成就,虽然不能取代孟子为亚圣的话,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孔孟之后的三圣,位置非常的重要。 相比心学的易道境界,佛家虚寂有比较强的审美意味,而儒家的“感而遂通”,主要为的是天下人心复归正道。也就是说,儒家的境界、易道的境界、心学的境界,都已经远远超越单纯的审美意味,那种对心学进行审美比附式的研究,比如讨论心学与禅宗的类似之处等等,其实可能对心学的宗旨理解不够到位。 心学通于易道境界的第四层意义,是心学通于河洛之道。阳明曾作《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文,其中写道: 天地显自然之数,圣人法之以作经焉。甚矣!经不徒作也。天地不显自然之数,则圣人何由而法之以作经哉?王阳明写道:《大传》言卜筮而推原圣人作《易》之由,其意盖谓《易》之用也不外乎卜筮,而《易》之作也则法手“图”、“书”。阳明认为“图”、“书”是圣人作《易》之本。 朱子和阳明都深悟河图洛书为易道之源,他们都有人口传心授,理解这些天书揭示的通天之学。河图洛书是易道之源,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没有离开对河洛之道的领悟。 阳明心学之教,通于系辞玩易之教,这是学易的日常功课,但跟心学境界相通,这是心学通于易道的第五层意义。阳明平日玩易,他的诗中多处提到“玩易”,如“瞑坐玩羲易”,“玩易探玄微”,“相携玩羲易”,“灯窗玩古易”,可见阳明在玩易之中悟道,感通心通于天,这既是心学境界,也是易道境界。比如他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实理流行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至诚发见也。皆所谓‘贞’也。观天地交感之理,圣人感人心之道,不过于一贞,而万物生,天下和平焉,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心学通于易道的境界就是取法于天地之正道,心念发动都在天道之中,从而达到能够赋予万物生机,让万物尽性至命的境界。 《易经》是一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书,其中“穷理尽性至命”就是如何运用天道于人世之间,也相应影响了中国哲学从古到今“尽性至命”的性格。犹如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也如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都说明阳明的心学跟易道的境界可以一以贯之。他曾说:“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这种对心、性、命都相通为一的境界的理解,是说明他们都通于易道,也是需要悟性较高才能领会的表达,而用逻辑的、分辨的思维方式,则是很难理解的。可见,阳明心学,通于古代性命之学,这是心学通于易道的第六层意义。他说: 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 子思性、道、教皆从本源上说,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使谓之道;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 阳明对《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性、命、道的理解,基本上认为它们同出一源,他把性看作天降本体,性体由生到死流行的过程就是道,人如果能够率性而行,就是时时刻刻不偏离天道。他把《中庸》的“命、性、道”与《易·说卦》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贯穿起来,说: “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 读《传习录》,很明显地感觉阳明通过“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将《易传》与《中庸》贯穿起来,从而建立了一个心学的心活泼灵动,而通于易道的哲学体系。阳明认为“性情之谓和,性命之谓中。”认为“性命”与“性情”是天命之性在生命中展开的两个不同方面。“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他还认为“中”与“和”的关系,好比《系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所说的体用关系,并借用《中庸》来表达:“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皆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所以认真品味《传习录》,常常感觉像是一个《中庸》的延伸版。《中庸》到二十章以后,讨论“诚”通于天,境界越来越高。《传习录》到后半部分,也跟在《中庸》类似,调门越来越高,有点高不可攀之感,几乎句句都合于《中庸》的最高之境界。当然,到最后就只能是无言之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境了。但这个境界,其实也是古代读书人都要认真体会的高妙境界,也是古代儒家能够正天下人心的根本所在。 心学通于易道的境界的第七层意义,是阳明自己明确提出的“良知即易”,也就是良知的发动都通于易道的变动,比如《传习录下》有: 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这里,阳明明确把良知跟易道联系起来,并借用系辞的话语,来表达良知通达于易之后的变动不息,无方无体的状态,认为能够悟透此道就是圣人境界了。可以说,良知是心通于天的良知,易道是人通于天的易道,二者在境界上是殊途同归的。而易道境界,其实就是通于天的良知借用阴阳来加以表示的状态,帮助我们通过阴阳系统来领会天道的运转流行,正如阳明写道: 易也,志吾心之阳明消息者也。 易者,吾心之阴阳动静也;动静不失其时,易在我矣。 可见,易道境界也可以说是心的阴阳动静自然流行的境界,也就是人心的活动每时每刻的动静都合于天地的阴阳,心念所发一直跟天道的运行相合拍,这就是阳明所谓念念致良知的境界,也是致良知而合于易道的状态,也是心念发动,实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的状态。可见,良知通于易道的境界,是需要体会才能理解到的,也是要靠实修才能达到的,而不是文字解说就可以达到的境界。正如阳明常常说明,知行合一的境界从来不是文字的诠释,更不是口头的虚说,而是心之本体流行都合于天理的发动,有点像心如明镜,从而意念发动跟镜之照物差不多,没有一点点执着,心念都能够合于天道,从而达到“无思无虑”的状态,正如王阳明说: 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这样来说,心的本体就是心理流行,心动与不动,都要合于天地阴阳的运动,这不需要心思意念的有意安排,而是自然而然的心意发动,都跟天地阴阳的进退相合拍的状态。所以心学的易道境界,最根本的状态就是心灵的良知,是随时随刻跟易道合拍的,不是仅仅从心本身来理解就可以的,而是要从心念合乎天地运动的状态来理解才可以的。 关于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我就解说出这七层意思,希望这几层意思对于大家理解阳明心学,理解易学,进而理解今天儒学的复兴,大家应该达到的境界有所帮助。不当之处,敬请请师友们指正。下面回答群友们的提问。 徐治道:感谢温海明老师的精彩讲座。温老师认为王阳明之所以能够有划时代的贡献,是因为读《周易》而悟道,而不是因为读《大学》,继而阐发了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的七个层面。第一层:蜗居读易自得其乐;第二层:领悟心外无物;第三层:为天下人心重归正道;第四层:心学通于河洛之道;第五层:心学日常功夫通于系辞玩易之教;第六层:心学通于古代性命之学;第七层:良知发动即是易道流行。 下面是讨论交流环节文字整理。 郭萍:您关于阳明易学的文章特别受用,特别感谢! 温海明:这是我的第一篇论文,硕士期间在陈来、张学智、李中华等老师们的指导下完成的。 李静:王阳明蜗居读易是学周文王吗? 温海明:他当时处境可谓绝境,说不上学文王,但有点类似,阳明是状元之子,易学修养非常好,身处逆境,早年学过的易学基础知识的储备自然就调动起来了,常常玩索,而终于悟道。 琳琳:易经是群经之首,用在哪里那里亮[调皮] 温海明:这里虽是调侃,但在阳明那时候的处境就几乎是救命了。 杨琪:看来龙场悟道与文王拘而演周易,可以互参。 琳琳:您说的“设想一个人被放逐到荒原,他的心灵每时每刻直接跟宇宙、跟苍穹、跟天地感通,所以处于感天动地的、心通于易、通于日月之变的状态”有点同频共振的味道。 温海明:这种共振到今天还有意义,比如很多人在微信群里面认真学习从而体会阳明心学的境界,受益良多,从而影响更多的人。 张国明:犹如《系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温海明:确实如此,阳明心学的境界,跟与易道这种境界是相通的。 张国明:易经的寂然不动颇类似佛家的如如不动。 温海明:如我所言,佛家虚寂主要是审美意味,而儒家的“感而遂通”,为的是天下人心,让人心都复归正道,二者的抱负和着眼点是有区别的。 王建宝:牟师爷说或由易庸入、或由论孟入、或由大学入如朱子……所以阳明由易庸入,承明道继孔孟?如陆子云,夫子以仁发明斯道,浑无罅缝,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阳明扫象得意,得意立象,又回到浑无罅缝的易道?为什么还出现罗近溪的解缆放船? 温海明:牟师爷说阳明由易、庸入是对的判断,但总是有很多学儒学的人主要思考形而下的问题,主要讨论生活和政治,而很难进入古典儒家心性哲学的最高境界,所以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其实,心学境界和易道境界,都是杜先生常说的得道境界,是承明道继孔孟,得道了就能够安身立命的境界。 李伟东:@王建宝:何为解缆放船,请教! 王建宝:看《明儒学案》,黄宗羲说罗近溪他们解缆放船,不复为名教所羁绊……罗的学生汤显祖写了《牡丹亭》,彻底纵情而去…… 王建宝:圣人茂于常人者,体无也,同于常人者,五情也。 温海明:确实如此,高妙体无,学生受不了,跑都来不及。 王建宝:我说“孟子得易之体、老子得易之用”。先生斥曰:你没有资格说这种话… 温海明:你已经说了哈,先生也拦不住啊 王建宝:唐君毅师爷我法两忘说亦值得商榷。也许我儒之天德流行与我法两乐倒是殊途同归…… 王建宝:胡塞尔的Shine through倒有一体朗现的气象…… 温海明:所以现象学确实跟心学可通,相关研究也有不少,群友们有兴趣可以了解。 李静:我们在日本也读《传习录》,自己也大致了解过阳明的生平。我记得他小时候不太爱读书,并且还捉弄继母,等等。我想问温老师的是,我们现代人只能推测出他的生活状态,只是这个读易的契机除了困居龙场是不是还有些外在的因素。并且,日本学者主要是将阳明跟佛学联系在一起,而阳明左派又被称为狂禅,如果我们将易经提到这么高的地步,那他思想中佛教的那部分该如何审视?[微笑] 温海明:阳明心学跟禅宗的类似之处研究很多,日本历史上受影响,今天继续关注很正常。这里要强调的是,如果一个人像阳明那样有良好的易学修养,可能关键时刻会有改变命运的转机,对人的精神生命会有大的提升作用。 李静:我再问个可能是题外话,阳明说完四句诗后,学生不太理解。阳明就用神秀跟慧能的顿悟跟渐悟来说接引上等根的人跟中下等根的人来比附,后来就分成阳明左派与右派。我是很推崇右派的王龙溪的,他提出“百姓日常即道”,还为此写了一篇文阐述他的思想。我觉得这篇里面提到三教,但是没有提到易。如果有可能,我想问问温老师,阳明的学生,当时有没有意识到老师的思想来源是易?又有没有吸收整理到自己思想里。还是阳明去世得太突然,学问的传承出现断层呢? 温海明:易道境界落下到心学话语体系,就连很多弟子都未必能够理解阳明心学的大本大源,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大部分弟子的悟性有限,而且阳明后期确实不怎么强调易这方面。为了跟朱学争夺话语权,他不得不围绕《大学》做了很多发挥,好像他的学问都从《大学》来的似的,其实不全是。 李静:阳明学说通于古代性命之学,这个我是很赞同的。古代的“士”的情操都在。我自己认为阳明在天下大同的说法提出“万物一体之仁”,这个我认为是他思想精华之所在。而自己也觉得这是有道教跟佛教思想影响之所在的,不知道国内的学者对这句话重视吗?想听听温老师的看法。 温海明:这是很值得重视的,万物一体学说确实是心学基础,是应该反复强调的,算不上创见,可以说是儒家圣人相传的思想基石。 李静:日本幕府末期倒幕人士推崇主要推崇阳明的“事上磨练”这四个字,我们今天讲“致良知”跟易经结合,如果打算用它来回归本源,改社会风气,虽是高屋建瓴,会不会有曲高和寡之虞? 温海明:心学通于易道,虽然一定曲高和寡,但我的信念跟阳明一样,只有儒家心性之学的源头活水搞定了,儒学复兴的的新气象才能真正挺立起来。 李伟东:通于神明者,温师也。 温海明:心学境界与易道境界,其实不用神也能明,本身其实是没有太多神秘性的。谢谢大家。 温海明,著名国际型实力派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2006年获得美国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博士,1999年获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硕士。曾为北京大学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现为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孔学堂咨询委员,孔学堂书局,杂志社副总编辑;国际英文哲学刊物Asian Philosophy编委;著有:《儒家实意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Confucian Pragmatism as the Art of Contextualizing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World(Lexington,2009);Chinese Philosoph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中国哲学思想》(2010)等等。在国际哲学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Asian Philosophy,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Culture and Psychology,《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曾获美国陈荣捷(Wing-tsit Chan)比较哲学奖学金、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学员奖学金等;曾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根特大学等校作学术访问和学术研究。其《中国哲学思想》被译为英、法、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在国外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