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弘道书院要做什么? ——在弘道书院成立仪式上的发言 ![]() 弘道书院院长姚忠秋(秋风)与企业家朱仝先生(右) 今天,弘道书院正式成立了。 去年六月份,我们成立弘道基金。运作过程中发现,困难重重。因此,我改变思路,希望成立一个书院,承担当初希望弘道基金承担的事情。 得到李文明先生、朱仝先生的慷慨支持,还有干春松教授、任锋博士、冀志罡先生的积极奔走,今天,书院终于成立。 这一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成立这个书院,我们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弘道书院的宗旨。 顾名思义,弘道书院的宗旨是弘道,弘扬中国之道,也就是儒家之道。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的大趋势是,传统的复归。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儒学的复苏,儒家的复兴。 这种复兴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传统书院的再现。也许有上千家。这些书院几乎全部面向小孩子,其实是私塾。这是百年树人的大业,我们期待着这些书院能够养成一批具有中国文化情怀的君子。 那么,在这上千家书院已经很好运作之后,弘道书院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弘道书院的突出特点是,面向成年人。 也因此,我们的宗旨不只是狭义的教育,而是古人所说的“文教”,以文化塑造秩序。具体而言,弘道书院希望寻找、构建并运用一些渠道,重建中国式生活方式。 曾几何时,中国为天下归往。吸引力就在自己的“文”,也就是文明,也就是以礼乐塑造的优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以儒家价值为本,以君子为主体,以相应的文教、政教制度为依托。 然而,二十世纪,中国人逐渐丢失了这种生活方式。我们总是想过别人的生活。从信仰,价值观,教育,政治,人际关系,家庭伦理等等,所有方面,我们都想成为日本人、苏联人或者美国人。 今天,中国人富裕了,世界历史已经进入中国时刻。但是,中国人普遍处在紧张与焦虑不安中。我们不知道如何生活。我们无法找到幸福。我们不知道做什么梦。我们就好像在梦里,心里总是不踏实。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找回自我,重建自己的生活的优美和尊严。我们必须重建中国式生活方式。这是一个艰巨的事业,需要几代中国人努力。弘道书院希望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 围绕重建中国式生活方式,弘道书院希望开展五个方面的工作:传播儒家价值,养成君子人格,以文化建设社会,把儒家价值导入公共政策,研究儒学义理。 弘道书院是一个小小的机构,但我这里阐述了一个宏大的理想。我想向大家说明,弘道书院不是一个狭义的教育机构,弘道书院希望成为儒家价值普及、研究、并以儒家价值重建美好生活的平台。 因此,我们不仅致力于阐明儒学,我们还致力于让儒学走出去,让儒学进入人们的生活,滋润人们的心灵。让儒学进入公共生活,塑造健全的社会秩序。 也因此,我们的书院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开放。儒生不是一个职业,儒生是一套价值信念和行为模式,都个人都可以是儒生,可以是君子。儒学不是一门学科,不是一门专业知识体系,儒学应当渗透到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每个学科,儒学是这些学科的共同基础。 基于这个考虑,我们的书院邀请在座各位加入、参与,有儒学圈的朋友,有法政研究领域的朋友,有企业界的朋友,有媒体界的朋友。还有更多支持我们的而今天不能莅临现场的朋友。这样的构成显示了我们的开放。我们是儒家,但我们是开放的、现代的儒家。我们相信,惟有开放,会通,创造,儒学才能复兴,才能新生。我们希望为儒家式现代秩序之构建做出一点贡献。 周易“复”卦《彖传》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儒家复兴就是这个时代的天地之心,儒家复兴事业就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事业。弘道书院愿为这个伟大的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让我们携手同行,走上自己人生的大道、走上中国文明的大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