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儒学飞人”杜维明:生态智慧不够导致生态问题难解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新网 newdu 参加讨论

    中新网贵阳7月20日电(刘沪真)“生态遇到的问题,不仅是行为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心灵,是态度还有信仰的问题。”
    “素有儒学飞人”之称的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20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儒学生态论坛主旨发言中指出,生态问题之所以难以处理,是因为人的心灵及其内部关于生态智慧的资源不够。
    “在生态环保的大问题下,数据不一定是信息,信息不单是知识,知识不一定是智慧,我们更需要智慧来对生态问题进行全面的理解。”杜维明表示,除了个人本身问题外,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同时更要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而在传统中国的学术界,及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还有更深层的探讨——人和天的关系。
    杜维明在发言中指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要重新反思“人定胜天”的斗争观,不然会造成破坏。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们对自然抱有某种敬畏之心,可在工业革命之后,人们这种应有的敬畏之心却淡漠了乃至消逝了,开始无节制地向大自然进行索取,征服,带来种种生态灾难。
    “儒家很早就有敬天、畏天、侍天的观念。”杜维明认为,自然是有破坏力的,在老的传统观念中有“天生人成”的思想。天是创造,但是人有责任将天的创造转化成人存活的资源,因此人是和大自然是连为一体的。
    他说,人有责任来开创有利于人的长期发展的环境,而这个责任是和天合作的。第一,人是观察者,人的观察是全面的;第二,人是欣赏者,欣赏大自然的美,第三,人也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能主动地“参天地之化育”。而人参加了天地宇宙转化的过程,因此也有资格说,人是一个创造者,儒学认为的“天生人成”。但这种创造是在对天的敬畏、侍天的基础上的创造。
    “天生人成”,就是把自然造化变为人的福祉。自然其实是很平和的,目前所能发现的有水、有生命的只有地球这一片地方。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这个家园与人的关系错综复杂。
    “自然不是祖先存给我们的财富,而是无限的后代要求我们善待保护有限的资源。”杜维明说。(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