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中华好诗词》主持人:帮大家翻开心中的诗书

http://www.newdu.com 2017-12-06 海口网--海口晚报 吴净净 参加讨论

    
    《中华好诗词》节目现场(资料图)
    “加强版限娱令”推波助澜文化类节目抢滩登陆
    今夏,一档看上去“枯燥无趣”的文化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意外走红,不仅为荧屏带来一股清新文雅之风,也掀起了全民对汉字的关注。近日“加强版限娱令”的出炉,无疑更增加了各方对明年此类节目收视前景的期待。
    就在上周六,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正式杀入收视大战,河南卫视的《成语英雄》也蓄势待发,而目前第二届“听写大会”筹备工作已启动。在周末档兴起新一轮收视厮杀的情况下,文化气息浓厚的综艺节目集中发力,即将与大打“萌娃牌”的综艺节目分庭抗礼。
    一个新节目
    1
    帮助大家翻开心中的诗书
    主打知识性和娱乐性的《中华好诗词》,在第一期节目聘请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和中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杨雨为“大学士”做点评嘉宾,而喻恩泰、田源、左岩、刘刚、安琥等六位明星则充当守关人,全国遴选出的100位诗词记忆达人是攻擂方,双方展开抢答、对战、终极挑战等一系列对抗。
    担任《中华好诗词》主持人的正是不久前刚刚从央视辞职的名嘴王凯。虽然有人担心背诗词的节目会不会没有收视率,但王凯认为,诗词其实并未远离,这档节目的出现就是帮助大家翻开心中的诗书。
    节目中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入门级别诗词,也有《登金陵凤凰台》这样相对冷门的诗词考验,看着守关人跟选手一来一回的正面PK,让不少观众直呼过瘾。而这样的节目对明星来说,也是一次大考验。在《中华好诗词》的候场间里,所有参赛明星全部在捧着手机狂背诗词,希望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一个新现象
    2
    文化节目蓄势待发渐成气候
    河北卫视导演杨宝昆在一次聊天时发现,大家对《明月几时有》耳熟能详,而这首歌的歌词正是取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在台湾地区,很多唐诗宋词都被谱成朗朗上口的歌曲,用通俗的方式来传承诗词文化。”为何不打造一档和诗词相关的节目?杨宝昆这一闪念迸发出的灵感,很快得到肯定。
    先是《汉字英雄》在十几档综艺节目的收视围攻下突出重围,掀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接着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这一热度延续,甚至直逼《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率,唤醒了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丢掉的书写能力,也让电视媒体不再一味沉浸于娱乐节目的研发与制作上,开始深入挖掘电视所承载的文化传播的作用。
    “从国人对汉字的热衷程度来看,我相信大家对汉字延伸出的诗词也会感兴趣”,杨宝昆如是说。
    一个新思路
    3
    节目只是回归传统文化的桥梁
    经过内容和形式的变革的文化类节目《百家讲坛》,在2006年成为与各大选秀节目并列的电视现象,节目传递的浓浓“文化味儿”,证明了“阳春白雪”也能赢得收视。
    如果说当时的“国学热”让许多成年观众开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产生兴趣,那么今年的文化节目则着力拉回学生观众。一位电视从业者觉得,这种能学到知识的节目,家长和老师都会鼓励看,而有着游戏一般的规则,学生也不会把它当负担。在他看来,节目只是回归传统文化的桥梁,当下需要引起教育部门思考的是,通过这种文化热的契机,要考虑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加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目前第二届“听写大会”筹备工作已启动。总导演关正文表示:“如果说仅仅是为了教大家写字、认词,那么我们每人一本字典就够了。我们认为,选定的词汇一定是要具备文化内涵的,并且能够通过汉字的书写,让大家感知我们文字的博大精深,从而唤起大家对书写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这才是节目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吴净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