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光照风化,展出的墓志用了“替身” ![]() 未能参展的隋炀帝墓志 作为核心出土文物,曾为辨明墓主身份提供有力依据的出土墓志却未能参展。“墓志上的字迹本来就不是很清晰,如果遭到光照等风化侵蚀,会更加模糊。”冬冰介绍说,和金属文物相比,墓志更容易在光照情况下受到损坏,且无法找到既保证墓碑不受损又不影响参观的好办法,因而,只好放弃将墓志原物参展。不过,为了弥补遗憾,扬州文保单位已经根据墓志原样,做了一个复制品,由这个高仿“替身”代为展出。 萧后凤冠有望再现往日光彩 ![]() 萧后凤冠目前仍在墓中 在萧后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一套全国罕见的精致凤冠,这套冠饰成为萧后身份有力依据。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凤冠严重腐蚀,暂时难以修复。目前这件凤冠尚埋在萧后墓中,无缘昨天的展览。 不过,昨天在展览现场,文保部门专家向记者透露,目前已经与陕西文保单位取得联系,对方将在近期赶赴扬州,与扬州文保部门合力修复凤冠。 墓葬周边将进行关联性发掘 据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介绍,曹庄隋炀帝墓发掘之后,除主墓区外,当地考古部门还对周边长约400米,宽约300米的范围内进行勘探。在总量1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已对2000平方米左右范围进行考古发掘。据《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在扬州被逼死之后,有一批王公大臣也随之遇害。按照史料记载,这些人就埋在隋炀帝墓葬周边。也正因此,目前,扬州文保部门已经递交了申请,将在墓葬周边扩大勘探区域,期望能发掘出更多的东西。 “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不知道有没有差错。”束家平介绍,目前计划书已经递交,若能顺利通过,一方面将在已勘探的基础上,以墓地为核心,向外扩大部分勘探范围。 未来可到隋炀帝墓实地参观 ![]() 隋炀帝墓模型 扬州市文物局副局长徐国兵向现代快报记者透露,除了在扬州双博馆进行出土文物展览外,原本还打算在墓区发掘现场进行图片展览。但目前因发掘现场还在进行一些后续工作,因而,墓区图片展并未同期展开。 “以后时机合适了,还是会展出的。”徐国兵介绍说,在双博馆,参观者可通过出土文物感受、体会隋文化,但到了现场之后,会让参观者更为身临其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