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养老已成为社会问题】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曾让无数人飙泪:孩子一点点长大,父母却一年年变老。(2015-09-02 人民日报) 自古以来,赡养老人被视为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父母老有所依,是子女起码的良知。近年来,国家也一直强调“老有所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传统的孝文化日益淡漠,有些子女非但不愿意承担养老义务,反而嫌弃老人,家庭赡养出现“现实危机”。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为他们辛苦大半辈子,到老了连口热饭都不让我吃。”日前,60多岁的江大爷流着泪说。江大爷来自山东东营,有儿有女,都各自成家立业了。本该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却独自生活在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干着社区保安员的活。“早些年为了在哪家养老的问题,儿子女儿闹得不可开交。女儿说自己已经嫁出去了,就没有义务照顾了;儿子以生活困难、儿媳妇不同意等原因,也不同意我进他的家门。” 实际上,和江大爷同样遭遇的老人太多了。“我不图你什么,你也别来烦我。”有些子女长期以此为借口,将赡养责任推给兄弟姐妹,即便是到了老人患病住院等关键时刻,他们仍以“不要遗产,自然无需担责”为由,拒绝承担必要的照料和费用。 还有一些家庭是“亲兄弟明算账”,把赡养老人的问题直接转变为一份合约,如“父亲的一切照料及费用由长子负责,母亲随次子生活”“父母的照料各家均摊,每家轮流居住一年”,只要不在合约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子女对父母完全置之不顾。 几年前,天津市和平区一位80岁高龄的刘老太,没有经济来源,还患有多种疾病,已经完全不能自理。她含辛茹苦地将5个孩子拉扯成人后,却无人照料,无奈,只好将四儿一女告上了法庭,“想你们啊,平时见不到,在堂上终于见到了。”这一案件在当年被社会各界视为讨要“精神赡养”案。法院虽然判决支持了刘老太太的诉讼请求,但她却赢了官司输掉亲情,判决反而致使亲人间矛盾更为激化。 一边是家庭赡养出现危机,另一边却是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可是,把老人推向社会,有些子女觉得这是“甩包袱”的好时机,且与此同时,我国涉及养老机构的纠纷每年都呈上升之势,养老院变成了“养老怨”,部分养老机构出于营利的考虑,只对老人提供基本的吃住保障,养老院设施较为简陋,甚至除了一张床,什么都没有,服务层次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使得老人不得不发出“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