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邦达曾经撰文指出,现存的具名赵佶的画,面目很多,基本上可以分为比较粗简拙朴和极为精细工丽的两种。比较简朴的一种,大都是水墨或淡设色的花鸟;极为工丽的,则花鸟以外还有人物、山水等,而以大设色为多。同时,不但工、拙不同的作品形式不一样,就是同样是工丽的作品,也有各种不同的面貌。一个人的书画,从早期到晚期,其形式当然会起些变化,不会永远千篇一律,但一般来讲,工与拙的界限是不可调和逾越的,像赵佶这样忽拙忽工,各色兼备的实在不多见。其中必然有一部分是非亲笔画(而且还不止出于一人手笔)。而经深入考订鉴辨,以文献印证实物,我们果然发现:赵佶传世的非亲笔画的数量远远超过他的亲笔画。 作为赵佶拙朴风格的代表作之一的《柳鸦芦雁图》,与他那些富贵华丽的代表作相比,风格很是不同,更像一个文人的清赏之作,所以这幅作品也被很多人怀疑不是赵佶的亲笔画。新中国成立初期,《柳鸦芦雁图》刚刚出现在北京书画市场上的时候,就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只有鉴定专家张珩认为这件作品后面的题跋中,邓易从、范逾二跋是伪造的,但画却是宋徽宗非常难得一见的优秀真迹。和他不谋而合的还有上海的鉴定专家谢稚柳。他看过作品之后,就决定代表上海博物馆以重价从北京的画商手中购买此画,但是由于对方要价过高又无还价的余地,当时差一点就没买成。最后,谢稚柳经过反复研究,还是认定这确是“风流天子”不可多见的亲笔真迹,甘冒风险将此图买下。于是,这张《柳鸦芦雁图》便成了上海博物馆的镇馆国宝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