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教育的神圣在于对于人格的培养】 江南某地新书记到任不久,因本地最好的高中连续几年没有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竟很快更换了教育局长、该所高中的校长。据说,这在当时引起过一阵议论。但也只是议论,很快就风平浪静。偶尔有外边的人听说后,以为匪夷所思,发罢一通议论,也终归于寂静。 不过,此事却一直萦绕于我的脑际挥之不去。有同道说,本质原因是,教育没有自己的严密的理论体系、专业性不强,谁都“懂”教育。此说也让我费了好一番思量。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套用这句名言说,没有教育理论就没有教育实践。教育是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的,任何教育实践都有相应的教育理论的指导。只有学习、认识、熟悉、掌握了一定教育理论的人,方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践。难道是因为当今中国的教育普及快、接受教育不再是稀罕之事,接受过教育就懂教育了?似乎又并不尽然。于是,笔者想到了“神圣”二字。 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没有教育,人类文化就可能“断了香火”。仅此,我们就可以说教育是神圣的事业。 教育的神圣源于教育使命的神圣。教育的使命,在于关注人的生命成长,为生命成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氛围、引导;在于真正的以人为本,尽可能多地为儿童提供生存、发展和获得幸福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在于追寻最必要、最基本的公平,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石。 教育的神圣源于教育规律的神圣,教育规律的神圣基于其对象的特殊,教育的对象是属于“宇宙精华、万物灵长”的人。人是世间最为复杂的动物,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的生命成长规律要求教育必须遵循,人的生命的丰富多彩又要求赋予个性化的教育,教育规律及其独特性就在其中生成。 教育的神圣源于教师职业的神圣。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教师是振兴教育的希望。这些足以证明教师职业的崇高。客观上,教师职业是有威权的,三尺讲台前,教师可以赋予每个孩子相对均等的机会,也可以埋下匮乏公平思想的种子。教师是教育是否公平最初的也是最终的决定者。 教育的神圣性昭示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体魄康健、心灵和谐、智能发展、幸福终身。就是在朝着这样的目标行进过程中,民族振兴、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帅才与将才方能不断涌现,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方能生生不息。 教育的神圣性决定了它的独特性、不可替代、不可或缺。教育是关乎人的事业,与物的生产相异,任何意图在这方神圣之地上累积政绩以愚弄百姓的念想,本质上是一种反动:对教育规律的反动。于是,不懂教育规律、无视教育规律、漠视教育神圣性的言行,轻则将成为话柄、贻笑于大方之家,重则终将打乱一方教育秩序、危及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贯彻,削弱数十年后民族的创新创造发展能力。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