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江枫渔火对愁眠”又应该怎样理解呢?有人解此句为“江枫渔火伴愁眠”,理解是正确的。满腹愁思的客人,伴着江枫、渔火入眠。这渔火,可以出现在夜晚,也可以出现在凌晨。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山崖宿,晓汲清江燃楚竹”,这渔火,也许就是渔翁点燃的楚竹。 如果这样讲,也就不必去为“夜半钟声”寻找解释了。半夜敲钟,于情于理皆不合,欧阳修就对此提出过疑问:“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有人说唐时寺庙确有在半夜敲钟之事,引白居易“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于鹄诗“遥听缑山半夜钟”等为证。白、于时代都稍晚于张继,未尝不是受张继诗的影响而发的。 诗不要讲得太实。“夜半”,不必一定要理解为子时。寺庙的晨钟,一般都敲得很早,差不多都是在天亮之前。钟声传到客船,愁中的客人或者尚未入眠,或者被钟声惊醒。四周还是一片漆黑,称钟声为“夜半钟声”是可以理解的。 据说,现在的枫桥、寒山寺已经开发为旅游风景区,而且寒山寺半夜真的会敲响钟声,有许多国内外的游客,也就专门到这里来听一听这“半夜钟”,其实这都是钱闹的,与张继当年诗歌的意境已经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753)进士。他的诗,流传下来约有五十首。除了这首诗外,还有一首《阊门即事》也比较有名: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