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其它 >

传统手艺工艺美术如何传承工匠精神

http://www.newdu.com 2017-12-08 中国少年国学院 佚名 参加讨论

    “工匠精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强调之后,迅速引发共鸣,在各行业激荡起有关职业操守与制造创新等思辨性热议。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什么强调“工匠精神”?如何在新形势下再次唤醒“工匠精神”……日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发起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学术论坛”,汇聚全国各地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以及专家学者等40余人,从理论到创作、从宏观到具体,聚焦“工艺美术如何传承工匠精神”这个话题,对惹人关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回望历史,“工匠精神”虽未有清晰的学术定义,却深扎于我国几千年辉煌的手工艺史。从历史中梳理其精神实质,便成为与会者厘清“工匠精神”的立足点。“工匠”有别于机器化生产下的“工人”,其所强调的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谓“匠心独运”所涵盖的审美哲学和造物伦理。作为一种精神信念,“工匠精神”象征着一种精致的文化内涵,其中包含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以及随时代发展推陈出新、尽善尽美的职业操守。同时,中国传统中的“工匠精神”还有着丰满的精神价值结构,大则如在“天人合一”宇宙观统摄下所形成的“格物致知”的理念,小则如“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的价值认知。这种不变的坚守,让传统工匠对造物倾尽其能,实现着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和谐共融。
    一段时期以来,各行各业“工匠精神”淡漠:一方面,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中,“速度为王”成为社会普遍的心理,精耕细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回报,从而导致利益至上的认知错位,“短、平、快”的生产现象“遍地开花”;另一方面,社会的浮躁之风以及管理混乱,如不少评奖导致浮华之风、手工艺行业管理机制混乱、传承人培养机制缺失等,进一步促使传统的审美理想和文化精神渐行渐远,与之相关的文化形态变得粗糙和媚俗。与会者认为,强调“工匠精神”的回归,正是要进行更广泛的文化反思:为何具有文化内涵的生产被边缘化?为何“用技术代替艺术,用共性代替个性,用数量代替质量”等问题愈演愈烈?为何充斥市场的多是“低质、仿冒、耗材料、没创意”的产品?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这种情况只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不再被“买单”。恰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所指出的,“评价产品的好坏,不再以机械化生产程度的高低来评判,而是要看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创意、产品的文化内涵,看产品的人性、产品的温度,看产品活着的灵魂,这些都有了,产品才能有‘品质’”。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强调“工匠精神”的回归还包含着一种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期许。就文化环境而言,有学者指出,在当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如何自觉认同我国本土文化、塑造传播中国形象,是中国创造尤为关键的问题。对于工艺美术行业,就新时期呈现的特点而言,有学者指出现阶段正在从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生产,转向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智能化等生产;就市场而言,有学者认为当下买方市场的确立,使得产品的工艺品质、个性内涵、性价比成为关注的重点,越是品质过硬的、越是个性突出的、越是性价比高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占有市场……放眼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打造本国的“工匠精神”。而今,站在越来越宽广的舞台上,中国也面临着从第一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的时代要求,如何在这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大道上矫健前行,提振“工匠精神”便成为重中之重。
    毋庸置疑,中国曾经站在手工艺的顶端,以辉煌的成果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何提振大国“工匠精神”续写辉煌,关涉国家经济命脉。有学者建议,完善制度建设势在必行,如建立严格的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如在立法文件中对工艺美术的精神内核和“工匠精神”做出诠释,对从事匠作技艺的工艺美术大师的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做出具体要求,以此强化社会对工艺文化的认知,以及匠人对职业的认同感等。有学者认为必须以培养人才来强化输血功能,既可以学习日本的人才培养方式——先培养其基本心性、品德,再进行技艺传承;还要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中,打造现代学徒。有学者指出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形成正确的文化引导——纠正社会自上而下对艺术家和民间艺人截然分层的偏颇认知,引导艺术家和民间艺人交流互鉴。除此以外,“工匠精神”的提振还有赖于制作者自身的精神觉醒和责任担当,更有赖于各环节中社会的共同发力,例如建立各级权威性的手工艺行业管理机制、建立手工艺分类品质鉴定和价值界定管理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在手工艺领域的法律法规、规范良好的市场环境……
    往小处说,“工匠精神”体现为手艺人的价值观;往大处说,只有每一个手艺人坚守住了自己的情怀,才能“积小流以成江海”,提振整体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传统。或许,这也是今天强调“工匠精神”的另一深层意义。
    原标题:“工匠精神”待重光——记“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学术论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