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需要集中一切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传统文化就是一项主要的资源,也最有利于调动国人的积极因素。但传统文化也有其局限性,如果不深入探究其精神实质,一味模仿复古,只会起消极作用。如果不注意创造性转化,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且传统文化的正确理念往往只停留在概念,集中于精英,今天必须使之形成社会实践,面向大众,方能发挥作用。例如中国的传统孝道,其本质在于维系家族的精神支柱,保证家族和社会的繁衍,所以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孝道的继承与弘扬起到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天翻地覆、生死存亡之际,总是将家族的延续放在首位,当作尽孝的实际行动,或者争取忠孝两全。例如文天祥,自己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宋朝尽忠,但允许其弟文璧出仕元朝,为家族尽孝,保证文氏家族的绵延。甚至对政敌、罪犯也会提供最低限度的尽孝条件。 今天现代化国家和发达地区都面临着生育率降低、人口数量下降、老龄化加剧的难题,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社会保障的稳定,信息交流的便捷,职业竞争的激化,家庭观念的淡薄,这种现象日益严重,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一些国家企图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加以缓解,但事实证明,经济手段作用有限,对中产阶层更无计可施。而法律只能保护已有的生命,却无法强制人们生育。 如果将传统的孝道转化为现代的价值观念,即保证家庭和社会的繁衍是每一个人的义务,更是青年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摒弃将“后”限制为男性的陈腐概念,保障男女平等,那么这种孝道就能在中国发挥独特的巨大作用。如果我们的后代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和熏陶,将孝道融入逐渐确立的基本价值观念,以后就会将家庭和睦、生儿育女、尊老爱幼看作人生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应尽的职责,不会仅仅从个人的幸福考虑,或者从物质方面斤斤计较。 中国传统文化中能用之于现代转化的资源很多,必定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图书馆原馆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