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怎样读《孟子》

http://www.newdu.com 2017-12-09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古代文化名著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因为它们有存在的价值,传世总有传世的道理。
    我们需要健康的生活信念,它不是来自超自然的神力,而是集人文的、科学的、道德的、美感的一种综合信念,这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称之为“境界”。讲我国古代文化名著,就要把其中的理想人生境界讲出来,供今人去参考。今人读古代文化名著,并不是为了解决各行各业中的具体问题,而是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提高人生的境界。古代名著在这些方面具有丰厚的精神营养。尽管古今不同,但有些关于人生的普遍道理却有相通之处,因此古代文化名著并不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仁政”主张
    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自著《孟子》书,用语录体的对话形式,约35000字;用譬喻阐述大道理,生动活泼,感染力强。
    《孟子》书的主线是:阐述“民本”主义、即“仁政”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宣言书。关于《孟子》书的版本等具体问题,读者朋友请参看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版)的“前言”,这里从略。
    什么是“仁政”?按《孟子》书的解释,就是:使黎民百姓过上温饱、安定的生活。农民应当有可以耕种的土地,还要种桑养蚕,饲养家畜。使老年人安度晚年,使青少年们接受良好的教育等等。总之“仁政”是以黎民百姓为本的政策措施。《孟子》书系统完整地加以论述,请看:
    1.“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2.百姓养育了统治者:“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这里“食”为动词,译为现代汉语,叫“供养”。
    3.“得其民,得天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
    以上三条可称之为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核心,但是它与今天的“以人为本”并不相同:古代的“民本”思想不懂得社会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没有政治权利。今天的“以人为本”确认社会的主体是人民,宪法规定了公民应享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百姓过上温饱生活,要靠统治者的恩赐。今天的“以为人本”思想认为,人民的幸福生活由人民自己来创造。
    尽管古代的“民本”思想与今天的“以人为本”并不相同,但这是一个好的历史传统,首先由孟子加以系统化、理论化,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三、人之所以为人的哲理
    为什么要实行“仁政”?这个问题提的好。《孟子》书对此问题的阐述,才显示出孟子思想的特色。
    孟子说人和其他动物不同,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性善,具体说,因为人有四种“本心”:恻隐之心,即爱心;羞恶之心,知道羞耻;辞让之心,懂得谦让;是非之心,能辨别对与错。由这四种本心派生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归结到一点上,就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受道德规范的约束。
    《孟子》全书都讲以上的道理,讲得最集中的地方,请见《孟子·公孙丑上》: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照上面讲来,朋友们会问:孟子所讲的“四心”都是先天的,为什么有些人一生很充实,有些人浑浑噩噩过口子,有少数人沦落为坏人?孟子的本意是,人先天具有的“四心”只是一个基础、一个发端,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那要靠后天的努力。他说,凡是做成事业的人都经受过长期的磨练,并不是一帆风顺,失败和挫折使他们逐渐成熟起来。请看《孟子·告子下》的一段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的这段话说得很深刻,对今人仍然有着启发教育的作用。
    四、培育“浩然之气”——最高精神境界
    《孟子》书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培育“浩然之气”,原文是: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
    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将它译成现代汉语:“……(浩然之气)……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道义配合,缺少道义,就失去了力量。那种气,是由道义的日积月累而形成,不是偶然的正义行动所能取得的。”
    在我国古代,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气质(今天所说“素质”)用哪一个词去表述呢?这就是“气”。这个词用得非常恰当。“气”,人们看不到,不好说它有多高、多大,也不好说它是什么颜色,但是人人可以感受到它。比如,你和一位有很高学养的人交谈,你会有“如坐春风”的感觉。他的言谈举止文质彬彬,他的道德修养深厚,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修养实践的结果。孟子说,“浩然之气”亦可称之为“夜气”,因为人们经过夜间休息,排除了白昼间的纷扰,神志清楚,心境平和。孟子还说,“浩然之气”是一种正气,为人正,做事正。当一个人培育了“浩然之气”,就进入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孟子称此境界为“诚”,他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诚”即诚信,推而广之,成为人的一种坚定的信念。
    哪些人能达到“诚”的精神境界?孟子说,这种人可称之为“大丈夫”,其标准,按照他的说法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一个人身处富贵温柔之乡,不丧失志向;身处贫贱困苦之地,不改变人格;身处强暴威胁之时,不丢掉气节,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孟子》书发扬光大了孔子思想,在论述古代的“民本”政治伦理观念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些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因此读《孟子》书,对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是有很大好处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