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一斋(1772~1859)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具有代表性的儒学者之一,当时作为一代鸿儒,极有声望,他的门下人才辈出,很多都是后来活跃于幕末维新时期的人才,因此特别受人注目。这里先对他的简历概述如下。 佐藤一斋,名坦,初名信行,字大道,通称几久藏,后改为舍藏,有一斋、爱日楼、老吾轩等号。安永元年(1772)生于江户藩邸,是美浓(现在的岐阜县)岩村藩家臣总管佐藤信由的次子。宽政5年(1793),22岁,入大学头林信敬(锦峰)之门,后因信敬去世而成为后继者林述斋的门人。文化2年(1805),34岁,成为林家塾塾长。天保12年(1841),70岁,成为幕府儒者。安政6年(1859),88岁,死于昌平坂学问所寓所,其后9年将迎来明治维新。 一斋的代表著作有《爱日楼文诗》、《言志四录》(《言志录》、《言志后录》、《言志晚录》、《言志耋录》)、《小学书栏外书》、《大学栏外书》、《孟子栏外书》、《传习录栏外书》、《易学启蒙栏外书》、《论语栏外书》、《中庸栏外书》、《近思录栏外书》、《周易栏外书》、《尚书栏外书》等。 《论语栏外书》,是一斋十种"栏外书"中的一种,没有刊刻,只有稿本流传。但是好像同时代的学者也曾读过,如猪饲敬所(1761~1845)、海保渔村(1798~1866)等学者还有关于此书的批驳。一斋是当时一流的硕学之士,名望很高,《论语栏外书》是他对儒家重要经典《论语》所发表的见解,所以受人注目是理所当然的事。此书成于何年,不能确定。一斋在研读《论语》时,基于朱熹的《论语集注》,时时在版本的栏外用蝇头小字写下自己的见解,本书就是根据这些栏外批语整理而成的,具有读书笔记或者为了讲义所做的笔札的性格。既有像《学而篇》首章那样把一章再分成节进行论述的情况,也有完全没有提到的章节。也就是说,此书的目的并不在于对《论语》作全面的注释。从此书的内容看,除了对字义等的考证之外,较多地引用明代学者,特别是王阳明的观点,以澄清朱熹集注的是非得失。对朱子的《论语序说》也有专门论述。总而言之,一斋想对朱子集注进行重新研讨,就是说,不只是对朱子的注释,而且对朱注所引述的程子之说、圈外之注也加以研讨,以补充或完善朱子集注。这是一斋《论语栏外书》所想做的工作。不用说,书中对朱子集注也有评价的地方,同时像"注可删"(雍也篇)等这样严厉的言词也随处可见。 《论语栏外书》开头这样说: 余讀論孟、耑紬繹正文。毎有所得、蠅書之烏絲欄外。積年之久、紙無餘白、不得不別存焉。但以其説於本注時有異同、故不敢輒示人。恐生疑惑也。雖然、其同也非苟同、而異也亦非求異、則眎諸一二友契、何太不可。乃今謄録之、題曰欄外書。仍是巾笥中物、烏敢公然問世。 在当时宽政异学之禁的时代背景下,又出于林家家塾塾长的立场,对朱子公然提出异议,一斋一定是有相当顾虑的。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为学,标榜门户,只是人欲之私"(《言志录》),一斋决没有拘泥一家,对待朱子之说也是从是则是、非则非的立场出发,经常提出他的疑问。在一斋那里,完全看不到他拘于门户之见而排击别人的态度。为了专心追求道,一斋也涉猎朱子之外的学说。(本文节选自《略论佐藤一斋的<论语栏外书>》,作者小幡敏行,日本横滨市立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