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即心即佛思想是禅宗的一个重要思想命题。到马祖时期,一方面沿袭了即心即佛原有的心地法门的思想,一方面又有新的发挥,将之与“平常心是道”的结合起来,提出“万法皆为心之妙用”的思想,使即心即佛的见地贯穿于日常修行中,于用中见体,并成为洪洲宗门下独特的宗旨与接引方式。 关键词:马祖;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 -------------------------------------------------------------------------------- 历来禅者和禅学研究者把“即心即佛”这一禅学思想看着是马祖道一及其门下独有的思想命题。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在于马祖的弟子和后来禅者就持此说,例如马祖圆寂后,大多数弟子据说以“认即心即佛外无别说”。(注:《祖堂集》卷十五〈东寺和尚〉,张华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第513页。)延寿《宗镜录》卷二在分述各派旨趣时说“马祖即佛是心”,把“即心即佛”作为马祖独特的教法。实际上,如果从资料的记载来看,早在南北朝时,宝志在其《大乘赞》和傅翕在《心王铭》中就提倡过“即心即佛”,但因二人的传说成分较多,这是否代表了他们的思想已无从考察,在此不作论述。而纵观禅宗发展史,即心即佛思想是各禅师共同的宗旨,不是马祖的发明。如果从其理路的展开来看,早在达摩时就有其思想端倪。只不过各祖师论述的角度和侧重点不一样,与此相结合的入道方便也不相同。对即心即佛思想作出灵活发挥、生动运用的应该是在南禅时期,慧能门下的弟子几乎都涉及到这方面的言论。但到马祖时,他对“即心即佛”思想作出总结并在阐述中增添了不少新意,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即心即佛的含义 马祖道一从南岳怀让处悟得心地法门以后,随师十载,钳锤锻炼。后到江西独化一方,广开教化,其教法不离“即心即佛”的宗旨。 《景德传灯录》卷六〈马祖传〉载,一日,马祖上堂云: 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摩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躬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又云: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注:《大正藏》卷五十一,第246页上。) 马祖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修行人都要有个正确的见地。首先在知见上将“自心是佛”、“心外无佛”确定下来,打消心佛二分的观念。若向外求佛,便是抛家舍业的颠倒人。所以马祖语大珠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注:《景德传灯录》卷六《大珠慧海传》,《大正藏》卷五十一,第246页上。)截断外求之路,令识自家宝藏。其次指出即心即佛思想是禅宗的根本教法和宗归旨趣,是自达摩以来传承下来的最上一乘之心法。又引《楞伽经》经文,要求修行者从心地法门起修。第三指出修行者在认知心地法门以后,又不能对之有丝毫执著,所以“求法者,应无所求”,遣除修(悟)迹,不假修行。“求法者,应无所求”一句来自《维摩诘经·不思议品》的文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总括起来,就是“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原文中指出此语出自《楞伽经》文,但实际上是取《楞伽经》的大义,而非经典的原文。原经以“一切佛语心”为品名,并在经偈中有:“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的语句。《楞伽经》多处论述了“一切法空,无生,无自性”的义理,汤用彤先生也说到:“虽为法相有宗之典籍,但其说法,处处着眼在破除妄想,显示实相”(注: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97年9月,第565页。)。显然,这中对经典的引用其实是马祖从自身修行经验而对《楞伽经》经文大意的悟解,或者是借助引用《楞伽经》来说明自己体悟的合理性,这是禅者对于经教特有的方式。对于这一句话,马祖作过解释: 《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何故佛语心为宗?佛语心者,即心即佛,今语即心语,故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者,达本性空,更无一法,性自是门,性无有相,亦无有门,故云无门为法门。(注:《宗镜录》卷一,《大正藏》卷四十八,第365页中。) “佛语心为宗”,就是指即心即佛之意,是禅宗一贯强调的心地法门。“无门为法门”,是指一切法从本性上来说是空寂无相的,这个空寂无相之法性即是禅者入道之门,所以称为“无门”,也就是说为与此空寂之法性相应,禅者修行的态度也应无执无心,以此无执之心来默契悟达法性的法门,就叫“无门为法门”。“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是马祖要求求道者在修行时应首先树立的见地,在实际修行时以此见地来指导。二者是统一的,众生若自肯自心与佛心无异,确立即心即佛的见地,杜绝向外求佛的颠倒之想,回归自心,以“无门为法门”的无执之行来悟达佛性,这样才能使众生自身的本源清净之心呈现出来,而见性成佛了。马祖的“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基本上是沿续六祖慧能“即心即佛”、“无念为宗”的思想。 对即心即佛的创新 对于“即心即佛”的“心”的解释上,马祖总结和发展了慧能以来对心的看法,并有自身独到的见解: 故三界唯心,森罗万象,一法之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注:《景德传灯录》卷六〈马祖传〉,《大正藏》卷五十一,第246页上。) 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经云:识心达本,故号沙门。名等义等,一切诸法皆等,纯一无杂。若于教门中,得随时自在,建立法界,尽是法界;若立真如,尽是真如;若立理,一切法尽是理;若立事,一切法尽是事。单一千从,理事无别,尽是妙用,更无别理,皆由心之回转。譬如月影有若干,真月无若干;诸源水有若干,水性无若干;森罗万象有若干,虚空无若干;说道理有若干,无碍慧无若干。种种成立皆由一心也。建立亦得,扫荡亦得,尽是妙用,妙用尽是自家。非离真而有立处,立处即真。……一切法皆是佛法,诸法即解脱,解脱者即真如。诸法不出真如,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待时节。经云:在在处处则为有佛。”(注:《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道一语录〉,《大正藏》卷五十一,第440页上。) 马祖的这一段话包含了一下三层含义:一是认为心是万法之本。这是直承了慧能、怀让的“心是万法之根源”、“即心即佛”的思想。马祖认为,世界万法,皆由心起,若离此心,更五万法。心的作用,可以显现为无量无边的法相,由此,世俗三界,由心所变现,法界、真如、理、事等,由心之回转。所以,世界万法,是“一法(心)之印”。这种说法,与《华严经》的义理极为相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心造诸如来。”(注:六十卷《华严经》之卷十,《大正藏》卷九,第465页下。)马祖之义也在于论证心、佛、众生无差无别,要求禅者相信自心是佛,离开自心没有别佛,树立即心即佛的见地; 二是心是入道之门,是众生修行成佛的根本。既然万法皆从心起,轮回解脱皆由心生,不在心外,那么禅者求道也应从自心入手,悟达本心,不假外求。由自心入手,悟达本心,才是真正出家人的本分事,所以说“识心达本,故号沙门”,此一语句来自于东汊以后改编过的《四十二章经》,马祖在引用是有所减略,其原文为:“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以心为入道之门即是达摩以来所传的心地法门; 三是强调心的活动即是佛性的作用。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是自心(真如)的妙用,并不是离开自心之外而另有现象,众生的行住坐卧、担柴运水的日用也是出自真如,为自心不可思议的妙用,真理的世界与现实的存在之间是相即不离的关系。“非离真而有立处,立处即真”出自后秦僧肇的《不真空论》,原文是:“经云;甚奇,世尊,不动真际而为诸法立处。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在论述自心真如与心的活动的关系时,马祖用了种种比喻,如:真月与月影;诸源水与水性;森罗万象与虚空;种种道理与无碍慧等。对于这些譬喻,只可作为悟心的启发语,让禅者在自心中细细体味,而不能在此种种譬喻上运用逻辑思维来解会。因为所有譬喻,只具少分相似,若只是在譬喻上作种种思维推测,实不异于执指为月。教门三藏十二部经典及宗门祖语,亦只是觉者用来接引后学的方便机宜,机宜建立亦好,扫荡亦好,尽是当机之用,实无定法可说,亦无定法可得,都可由心回转,切不可执为实法。这是禅者对于经教、祖语的态度:一切皆以心的解脱为转移,因机而立,因机而破,灵活运用,不执著为定法。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马祖的“万法为自心真如的妙用”的观点,是从心性本体论的立场来说的,一切妙用是依学者的清净真心而立。因为按照佛教的定义,妙用即是妙有,而妙有是和真空(注:真空妙有,即唯识所说三性中之“圆成实性”。圆成实性系远离“我、法”二执所显现之真理。因远离二执,故称真空;亦非小乘所谓与“有”相对之“空”,而为一真实之有,故称妙有。以真空故,缘起之诸法宛然;以妙有故,因果之万法一如。真空与妙有两者是统一的,真空而能生万法,妙有而一切皆如。真空妙有的思想不限于唯识学,如来藏系思想也强调。见电子版《佛学大辞典》“真空妙有条”)联系在一起说的,是非有之有,有而不有,是悟达真空后的起用,并不是凡夫妄计之实有,对于没有开悟的众生来说,一切现象只能是染污烦恼的而不能构成妙用。马祖弟子大珠慧海曾对这点作过解说,史料记载:有行者问:“即心即佛,那个是佛?”师(慧海)曰:“汝疑那个不是佛?指出看。”无对。师曰:“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注:大珠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卷,《续藏》第一一0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九册。)在大珠看来,如果觉悟了自己的心体,则一切境都是佛,如果觉悟不到,则无一处是佛,也是从悟的角度来看境与佛性的关系。马祖的另一个著名弟子怀晖在有人间:“祖师传心地法门,为是真如心,妄想心,非真非妄心?为是三乘教外别立心?”怀晖以虚空之喻来开导问者。虚空在佛教中经常用来作为涅槃之境的比喻,如《北本涅槃经》以虚空比喻以下的含义:一、横遍之义。卷二十二《德王品》载,皆以虚空譬喻广大无边际。二、恒常之义。卷三十七《迦叶品》,以虚空譬喻无变易之常性。三、无碍之义。卷三十七《迦叶品》载,世间之中,无障碍处,名为虚空。四、五分别之义。即无亲疏、远近、爱憎之差别,卷十六《梵行品》载,譬如虚空,无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无有众生寿命;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父母乃至寿命,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亦复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虚空。五、容受之义。卷十六《梵行品》载,譬如虚空,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注:见《佛学大词典》“虚空条”。)而《宗镜录》卷六举无障碍、周遍、平等、广大、无相、清净、不动、有空、空空、无得等十义以解说、比喻真如之理。这里怀晖以虚空之喻来比喻祖师所传心地法门,是立足于真如的层面而说的。而慧能在听闻五祖弘忍在给讲解《金刚经》开悟后所说的一段话,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无动无摇,能生万法。(注:(大乘寺本)《韶州曹溪山六祖坛经》卷上,转引自杨增文校编:《敦煌新本·六祖坛经》第附编(一),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5月,第90页。)悟达自性(真如)能生万法,悟达自性具足万德,恒沙妙用。而马祖则以悟达的经验,开示学者“心的活动是佛性的妙用”的真实,其目的是让禅者培养这种见地,随时随地随处随境都从自身的现实之心中直入佛性,从用中见体。这一层含义是马祖论述的重点。马祖的“一切万法为佛性的妙用”的命题,继承和发展了慧能的“性含万法”的思想。“性含万法”是指自性含有一切万法,且一切万法都是自性的显现,“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注:杨增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第30页。)就是这个意思。但慧能禅法中的所指的妙用,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体之用,指般若智慧,如《坛经》中说:“令自本性常起正见”(注:杨增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第30页。),正见即指般若智慧,在这点上菏泽神会作了充分的发挥;另一层含义就和马祖的佛性所起妙用的思想一致,是指悟达佛性后自性般若智慧观照的结果,内外明彻,犹如明镜,显现一切万法,体认万法是自性所起的清净妙用,于一切境不再有丝毫迷惑。马祖主要在这一层面上作出独特的贡献,对于这层含义,马祖以“平常心是道”一词来概括。平常心是道就是指在不离开真实的生活,由行住坐卧的日用(佛性之妙用)中体悟,从而见性。针对这点,宗密评论道:洪州宗只是“随缘用”而缺乏“自性用”。(注:《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第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第二册,第467页。)是说马祖之洪州宗禅法过分能言语分别动作等之佛性之妙用,而没有提及心之常知的自性用,从而导致“即黑便是明珠”(注:《禅门师资承袭图》第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卷二,第二册,第467页。)的错谬。宗密的担忧确有一定道理:即心即佛这一命题,强调了自身是佛、众生见闻觉知即是佛性思想,容易引导至道不用修、任运自在的倾向,使得不懂祖师意的末流禅者便从字面上来理解禅,从而导致对经教与佛祖的轻慢、对修行的废弃和行为的放纵,由此延续,终于在宋元时期走向了没落。 从上论述可知,马祖的“即心即佛”思想即是对前人特别是慧能南宗禅的总结,同时着重具体化和发展了慧能的于念而无念的思想。特别是对于众生之“心”的见解上,不再像以前的禅者那样说的比较空乏,而是在遵循“心为万法之源”、“心是人道根本”的基础上,更为具体地论述了“心的活动为佛性的妙用”的观点,强调了众生的全部心灵活动、寻常日用都是真实,从而更加趋向于从用中入体(由生灭门顿入真如门)的修行路线。 马祖门下的主要宗旨 马祖的“即心即佛”的见地,运用于修行实践中,成为接引学人的主要宗旨和教导方法。马祖的许多弟子,都是在这一见地的接引下顿悟的。如《景德传灯录》卷六载大珠慧海禅师初参马祖时: 马祖问:来此拟须何事?慧海答: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於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注:《大正藏》卷五十一,第246页上。) 慧海来求佛法,以为佛法在马祖处,马祖以“即心即佛”的见地来开示慧海,指出佛法(自家宝藏)在慧海自身心中,马祖那里没有慧海需要的佛法,要求慧海回转自本心中。并进一步指出问话的语言动作就是慧海的自家宝藏,慧海自心中本来一切具足了,若还往外觅东觅西,这就无异于颠倒人了。慧海在马祖的开示下不由知解而顿时悟达自心即佛。 有关百丈怀海的著名的“野鸭”公案,马祖也是以这样的语句来接引: 师(百丈)经三年,一日随侍马祖路行次,闻野鸭声,马祖云:“什么声?”师云:“野鸭声”。良久马祖云:“适来声向什么处去?”师云:“飞过去。”马祖回头将师鼻便捣,师作痛声。马祖云:“又道飞过去!”师于言下有省。(注:《古尊宿语录》卷一〈百丈怀海大智禅师传〉,第6页、《五灯会元》卷三,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10月,第131页。) 百丈闻野鸭声,而逐境外随,不了声由心起的道理,马祖以扭百丈的鼻头的动作,并喝道:又道飞过去也!暗示百丈回归自心。在此惊喝并突被扭鼻产生的痛中,百丈对即心即佛的道理恍然有省。 在大梅法常的悟道因缘中,马祖直以‘即心是佛’一词来开悟法常: 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注:《景德传灯录》卷七〈大梅法常传〉,《大正藏》卷五十一,第254页下。) 也有弟子直问即心即佛宗旨而马祖回答的,如汾州无业禅师的悟道因缘: 师礼跪而问曰:三乘文字粗穷其旨,常闻禅门即心即佛,实未能了。马祖曰:只未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师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秘传心印。祖曰: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师才出,祖招曰:大德。师回首,祖曰:是什么?师便领悟。(注:《景德传灯录》卷八〈汾州无业禅师传〉,《大正藏》卷五十一,第257页上。《宋高僧传》卷十一〈无业传〉,第247页。) 马祖开示汾州,让他从自身的现实——未了之心及回头的动作中了悟这些心的动作就是佛性的作用,汾州当即在马祖的指示下从用中顿悟其体——佛性。 类似的公案在马祖弟子的悟道因缘中颇多,此不一一列举。自此以后,即心即佛成为马祖门下主要的思想命题。马祖寂后,马祖门下的大多数学者仍然记持此语,《祖堂集》卷十五〈东寺和尚〉中记载:自大寂禅师去世,常病好事者录其语本……认即心即佛外无别语。(注:《祖堂集》,第513页)说明了马祖门下弟子对于马祖所传即心即佛思想极为重视,认为马祖传下的主要是即心即佛之语,甚至到了执著成病的程度。 马祖门下弟子承继其师,也常以即心即佛一语或见地接引学人,如被称之为怀海“下堂句”就是典型的一例: 上堂,众才集,师一拄仗趁下。却召大众,大众回头。师云:“是什么?”(注:《古尊宿语录》卷一,第8页。) “是什么”称为百丈怀海的下堂句。所表达的含义指的是:经此一唤,大众在回头的一刹那,由见闻觉知的本能反应中,杜绝思虑,回光返照,了知自心即佛。这一手法,很明显是继承了马祖接机方式。(注:见汾州无业的悟道因缘。) 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思想,积极发挥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在禅的思想理论和修行方法上强调了众生自身的内在自觉性,并以日常生活的一切身心活动作为悟道的机缘,从而为后来五家禅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作者:邱环 参考文献: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97年9月版。 [2]印顺:《中国禅宗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二版。 [3]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一版。 [4]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 [5]杨增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6]杨曾文校编:《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5月版。 [7]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8]杨惠南:《禅史与禅思》,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4月第一版。 [9]顾伟康:《禅宗六变》,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12月第一版; [10]日·铃木哲雄:《唐五代禅宗史》,山喜房佛书林,昭和60年出版。 [11]方立天:《洪州宗心性论思想述评》,《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2]方立天:《性净自悟——慧能〈坛经〉的心性论》,《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 [13]郭齐勇:《马祖禅的哲学意蕴》,《禅宗研究》第4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