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提出的一种反省内心的认识方法和道德修养的方法。《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赵岐注:“性有仁义礼智之端,心以制之,以思行善,则可谓知其性矣。知其性,则知天道之贵善者也”;“能存其心,养育其正性,可谓仁人”。孙奭疏:“孟子言人能尽极其心以思之者,是能知其性也……然而心者又生于性,性则湛然自得而心者又得以主之也。盖仁义礼智根于心,是性本固有而为天所赋也;尽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则是知仁义礼智之性,知吾性固有此者则知天实赋之者也。如存此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以长育仁义礼智之性,是所以事天者也。是性即天也,故存心养性是为事天矣”。由此可见,心,既指作为身之主宰的思维器官及其思维活动,所谓“心之官则思”(《告子上》);亦指与生俱来的“本心”,即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性,指人的社会属性,如仁义礼智等,也是天所赋予的。“存,谓操而不舍;养,谓顺而不害;事,则奉而不违也”(朱熹《集注》)。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生而即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即是仁义礼智诸美德的绪端或萌芽。尽量扩充心的善端,便能认识人的本性;认识了人的本性,也就进而认识天命。在孟子看来,良心、善性、天命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尽心”是“知性”的前提,而“知性”又是“知天”的先决条件。因此他提出“存心养性”,“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强调保持本心,培养善性,以安身立命,成为仁人君子。宋明理学家继承孟子这一思想,并把它发展成为一种心性学说。程颐认为,“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者为之天”,“性之有形者谓之心,性之有动者谓之情,凡此数者皆一也”(《二程遗书》卷二)。朱熹认为心总括性情,他说:“横渠(宋理学家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心统性情之说甚善,性是静,情是动,心则兼动静而言,或指体,或指用,随人所看”(《朱子语类》卷六十二)。王守仁则认为,“心即性,性即理”(《传习录》),将心、性、理合而为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