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韦政通 统类是荀子哲学独有的观念,也是最能表现荀子独特心态的。周代传下来的一套礼乐文化——荀子称之为礼乐之统,为荀学建立的依据,统类就是由这个传统里所发现的共理。如果能把握共理(即荀子所说“知通统类”),在纵的一面,由于“类不悖,虽久同理”,就可以为周文的悠久性,提供合理的解答;在横的一面,根据“类推而不悖”的原则,就足以“济法教之所不及,闻见之所未至”。具备这种能力的人,荀子称之为大儒,如《儒效》篇:“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济法教之所不及,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是雅儒也。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儗怍,是大儒也。”这与孔孟以道德的条件来规定儒的看法,有显著的不同,不同的重点,二里德性,一重智性。荀子哲学的独特形态,即由智性与周文结合而成。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篇)又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荀子之说,即是为孔子从周继周之义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同时也给与它一个理论的结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