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考据:即“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清代乾隆、嘉庆两朝考据之学最盛,后世称为考据学派或乾嘉学派。宋代考据已取得相当成绩,此后不断发展,至清乾嘉年间达于极盛,形成了系统助理论与方法,称为考据学。广义的考据学与广义的校雠学,均无严格的界说,几乎没有区别地在泥用,大体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训诂、辑佚等多方面的内容,成了文献学的别称,也是不科学的。狭义的考据学,专指考订史料的方法,一般称为考证;这里介绍狭义考据学的范围、内容与方法。文整理历史文献的过程中,它亦是整理与鉴别史料的重要方法。 二、考据的原因 为什么要考据?清代学者强调考据,是因为厌恶宋明理学的空疏,主张学习汉代学者以实事求的态度阐明典籍的古义。为此,他们又称考据为朴学、汉学,以区别于宋学。我们今天从事考据工作,是因为历史文献中错误极多——从自然的因素上来看,简策的缺脱、缣纸的破损,均给历史文献带来了出现错误的机会。从人为的因素上来说,传抄者的疏忽不慎、刻本印刷时的不暇细校,尤其是古书作者,因其才智与精力的有限.既不可能周知天地万物之理,又不可能在采掂材料与编写文书的过程中没有疏漏与错误、这更带来了产生谬误的可能。清代学者齐召南在校完大批古书后不无慨叹地总结道; “古人撰述既博,不无失检。纪、表、志、传,或被此乖违;郡国、官名,或后先借出”(《宝纶党文钞·进且前书考证后序》)。就连伟大的文学家司马迁所编纂的《史记》中,亦是“甚多疏漏,或有报捂 ”(《汉书·司马迁传》),何况一般之人呢。这些由于古人的疏忽与局限而造成的错误,尚可理解与原谅,至于某些人出于主观亡的某种意图,而在修史过程中有意回避甚至问护某一问题,以至不惜来曲历史真相,隐恶扬善,故意造成记载中的错误,那是万万不可宽有的。 史料的真实可靠、史事的正确无误,是治史的重要的提。郭沫苦同志曾经指出:“无论做任何研究工作,材料的鉴别是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十批判.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所以针对历史文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错误,必须以考据的方法来一—加以鉴别辩证.它不仪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更是整理历史文献的首要工作。 三、考据的范围 主要有二:一是考订古书;二是考证史事。此外,文字校勘与注释,其中也有年订内容。所谓考订古书,主要是指考证古书的作者、年代、卷次以及文字的异向;至于古书的真伪,将出辨伪学去专门进行。古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清朝学者土呜盛在大量的史料中考证出《楚汉春秋》一书的作者与卷册(《十七史商榷》);清朝学者赵买通过众多的典籍考证出新旧《唐书》中若干文字互异之外(《防余丛考》)。所谓考证史事,主要指考证史事的是非、有无,以及时间的先后等等。例如在《咳余丛考》一书中,作者考证了左右袒是否始于周勃一事。赵冀以诸多史实证实厂《史记》中记载的周动人北军,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但,并非由汉初周勃首创.它本为古制,实早于周勃之先。 四、考据的方法 陈垣先生在《遏鉴注表微·考认篇》里,按照考据中证据形式的不同分其为三种:理证、书证、物证。不论哪种方法,都要具有确实与丰富的材料。所谓考据,就是拿出证据,这与沦述有本质的区别。 1.理证 有些史料,从道理上讲值得怀疑,但是又无确凿的证据,只得根据逻辑推理来判断其正误.这便是理证。运用理证时,必须多讲道理,最好还能摆一些事实,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论点站得住脚。理证是一种难度较大的考据方法,要想掌握好它,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外,还要有卓越的识别与判断能力,正如陈垣先生所说: “考证贵能疑,疑而后能致其思,思而后能得期。”(《通监胡注表敝·考证篇》)否则,不是发现不了问题,就是会犯主观武断的错误。因此,动用理证方法时必须要小心谨慎。 2.书证 是指利用谓书、上书等各类档案资料以及各种书籍为依据,考证史料正误的一种考据方法。除档案资料外,利用本书或他书亦能考证出史料中的正误。清光绪年间,在甘肃等地发现了“敦煌遗书”以及“汉晋简椟”,民国初年又发现大批“清官内阁大库档案”文学家们异常兴奋,他们将之称作“新史料”、 “地下史料”解放以后,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又出土了大批古代书简:从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亦发现丁珍贵的帛书;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更发掘出众多的竹简、木族,这些均成为研究和考证古代史料的宝贵依据。当年王国维就曾经提倡过,以新发现的“地下史料”去印证固有的“纸上材料”,并将之总结为“二重证据”法,足可见其价值之大。地下史料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书证中日渐重视的依据了。 3.物证 是指以出土的龟甲、金石以及其他考古器物为依据,考证史料正误的一种考据方法。刻在甲骨上的卜辞、青银器上的文字,以及石婢上的婢铭等等,与竹帛、写卷,以及雕版书籍相比,更能耐久不损,流传久远,成为考据工作中不叮多得的证据。用甲骨考证史事的工作,属王国维成就最大。 以金石刻辞证史更是一个较为广泛的用法。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说过:“诗书以后,君臣事迹,悉载于史。’…若夫岁月、地理、官爵、世次,以金石刻考之,其抵梧十常三四。盖史碟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辞当时所立,可倍不疑”《金石录序》)。这便是它宝贵的价值。物证的起源很早.南北朗时颜之推便旨创出用金石文字考订文献的方法,在考证所依据的资料方面开拓出这样一个重要的领域。其后,随着考古事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今后它亦必定成为最为重要的依据资料之一。 考据方法共有上述三种,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三种力法每每是相互结合使用。这样既可使证据更加充分,又可使说理更为透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