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儒学 >

《论语》所见丧祭礼俗述略

http://www.newdu.com 2017-12-09 国学数典 佚名 参加讨论

    作者:颍川子
    关于上古丧葬习俗的起源,存在一定争议。有人据《孟子·滕文公上》认为上古没有埋葬的习俗,人死后尸体被丢弃在山野沟中,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方法不合情理,才将尸体掩埋。另外有人据《周易·系辞下》认为上古有简单的埋葬习俗,很简单地挖一个坑,没有埋葬用具,盖上草掩埋而已。今天看来由此二说可以得知:上古丧葬习俗虽然说法不一,但明显看到其发展演变痕迹。
    张亮采先生在《中国风俗史》一书中说“丧葬之礼,皆整顿于周。由贵贱亲疏,而有种种差别。其用情之厚,世界所未见也。”
    周代礼制的完备已是不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周代的丧葬礼俗已成为统治阶级用来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制度之一,“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中有系统而严格的规定。《论语•尧曰》记载说“所重:民、食、丧、祭”,便可窥见丧祭礼俗在统治者心中的重要地位。用《礼记·经解篇》可以很好注解这句话。“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臣子之恩薄,则背死亡生者众矣。”显然处于稳固统治的考虑,丧祭之礼便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恢复周礼”的积极倡导者,孔子更不会忽视通过影响礼俗进而维护社会秩序这个有效途径。他对于“礼”的成书或修订,我们暂且不去探讨。但我们不可否认体现孔子思想的《论语》里存在许多有关丧祭礼俗的论述,或者作为贯穿文本的背景和常识,无不渗透了儒家对于丧葬、祭祀礼仪风俗的基本态度和原则。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梳理《论语》中涉及丧葬、祭祀礼俗的内容,深入思考孔子关于丧葬和祭祀礼俗的观点和主张,以便加深对《论语》和孔子思想的理解。限于自身知识见闻,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论语》所见之丧葬礼俗
    生、老、病、死,人生周期,丧葬是人生的最后一步。对于追求圆满的炎黄子孙而言,“落叶归根”、“寿终正寝”是人生的句号;“生养死葬”、“入土为安”是人生的最后一道礼仪。因此说丧葬联系着活人与死人,这个仪式,可以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感情,缅怀逝者生前的功绩,使逝者安息;也可以激励后代子孙奋发,往往还寄托着生者渴望获得祖先神灵庇护的美好愿望。在儒家看来,丧葬之礼,更是教化百姓、巩固统治的有效途径。“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通过贯彻丧葬等一系列礼仪,为百姓建立起一整套行为规范,近则与“孝悌”相连,远则与“忠贞”相关。
    《论语》通过对遵循理智者的褒扬,对违背礼俗者的讽刺,或者在言行上表现出的对丧葬礼俗的重视,都体现了儒家独特的丧葬礼俗观念。
    (一)丧葬礼俗与礼制
    丧葬是人生之大事,是重大之礼仪,因此合乎礼制规范成了必然要求,这与儒家维持统治秩序的出发点密切相关。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从《先进》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坚定的信念——守卫礼制。颜渊毫无疑问是孔子最器重的弟子之一,但在面对爱徒丧事的时候,夫子理智地选择了不做违背理智之事,因为按照《礼记·王制篇》规定“君子耆老不徒行”。至于爱徒甚至亲子丧葬之厚薄,因为不关礼制而可以灵活改变。关于厚葬,另一则故事是: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进》)
    上古崇尚厚葬,但厚葬也分等级和类型,如果不分情况贸然厚葬,是礼制所不允许的。《礼记·檀弓》记载“称家之有亡,有,毋过礼;苟亡矣,敛首是刑,还葬,悬棺而封。”也就是说富有之家即使具备厚葬条件,还要谨守礼制规范。况且颜渊家里很穷,连棺椁都没有能力买,实行厚葬显然是很不合适的。因此孔子说虽爱颜渊也不能视其为子,是因为那帮人不听劝阻做出违背丧葬礼制之事,让孔子大为不满。
    当孔子患重病时,子路未经夫子同意,组织成立了类似与今天“治丧处”的“臣”。后来孔子病痊愈了,知道了这件事便对子路进行了训斥。“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子罕》)
    理解这段话,首先要弄明白“臣”这个角色。据杨伯峻先生注释,“臣”与今天“治丧处”功能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臣”是在主人未死之前便开始工作。③按照当时礼制,诸侯死才能有“臣”,但当时许多士大夫都“僭”行此礼。孔子的学生没有弄清楚礼制来源以及夫子的态度,无意识中使孔子也陷入“僭”礼的地步。这才能使一向严守礼制的孔子勃然大怒。
    通过上述几段引文可以看到,孔子在判断和评价各种涉及丧葬事务时,最重视“礼”的地位,凡不合乎理智的都会予以否定、批判,显示了儒家鲜明的丧葬礼俗观念。
    (二)丧葬合乎礼,也注重精神实质
    丧葬,说到底是表达对死者感情的最后仪式,虽然其形式必须合乎礼制,但其内质更为重要。林放请教“礼之本”,孔子回答: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
    孔子看来,丧礼与其追求完备,不如过分悲伤,因为丧葬本身就是令人伤怀的仪式,悲伤更符合其精神实质。《礼记·檀弓上篇》借子路之口转述孔子之话“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显然《礼记》中这一论断正是本于《论语》,《说苑·建本篇》亦有“孔子曰,‘处丧有礼矣,而哀为本。’”
    由此可见《论语》关于丧葬精神实质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很大,强调“哀”为丧礼之本,不仅准确道出了本质和属性,而且也透露出儒家浓厚的人文情怀。
    (三)对丧葬的态度——“仁”的体现
    正如前文所述,丧葬的精神实质是“哀”,那么遇到丧葬之事应该有怎样的态度的心情呢?下面分别从“人之丧”与“己之丧”两个方面看一看《论语》是怎么论述的。
    1. 遇人之丧——“必变”、“必作”
    “子见齐衰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子罕》)
    “齐衰”指古代丧服,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之一,指用粗布制作上衣和下裳,衣边缉平,头上和腰部牡麻做的麻带,丧冠用布做系带。
    穿次丧服属于重丧,孔子遇见这类人,即使很年轻的,他也会脸色为之变化,表现出悲哀、伤痛的感情。另外要站起来,小步快走经过,也是表示敬意。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乡党》)
    同样是说遇人之丧应有的表现,即使自己最亲密的朋友,穿上丧服时,也不可与之像平常那样嬉闹,相反应该为之变色,同情感伤;在车上遇到送死人衣服的的人,也会将身体微微向前俯,手扶车前横木,表达同情。孔子在这里以自己的行为做表率,示范了怎样面对他人之丧,显示了仁爱之心。
    2. 遭遇丧葬——思哀、自致
    丧事葬礼是每一个人都会遭遇到的,应该以什么样的情绪和态度去面对丧葬,《论语》中有明确的论述。
    《子张》篇第一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丧思哀”与丧葬的精神实质相联系,很容易理解。同一篇第十四章有“丧致乎哀而止”说的是沮丧表现出悲哀就够了,也在强调注重实质而不必强求外表形式的主张。《礼记·少仪》篇说“祭祀主敬,丧事主哀”可以印证。
    同篇十七章,曾子转述孔子之言“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虽然本句意在说明人平素很难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可能只有在父母死亡的时候才可以。在为父母治丧时,条件的激发加上感情的无所限制,更能发挥情感,尽情表达。同时反言之,表达对父母之恩情的确是再充分、再彻底、再淋漓尽致都不过分。
    从“人之丧”到“己之丧”两个方面来说,《论语》都坚持贯彻了“丧思哀”的原则,没有人、我之分,这种处事方法正是“仁”的体现,是孔子“仁”思想的内化。另一方面,孔子贯彻了“丧主哀”的原则并将它具体化,因此便具有了实践意义和表率作用。
    (四)守丧之礼俗——孝的要求
    丧葬礼俗,有一整套内容,例如“卒”、“复”、“沐浴”、“入殓”、“殡”、“葬”、“守丧”······守丧又称居丧、守孝。《学而》篇载“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段话又见于《里仁》篇。
    《阳货》篇中宰我质疑“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他认为三年间守孝,不习礼仪,礼仪就会废掉,不走音乐,音乐就会失传,所以建议守孝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强烈地批判了宰我的观点,有两点值得重视。其一是孔子列举了君子居丧的礼俗“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这一点可以与《礼记·丧服传》相对应,“歠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既虞,食疏食、水饮······既练······始食菜果,饭素食。”其二是孔子从人性角度解释“三年守孝”的礼俗。“三年”者,有人论之以为“概数”,我认为当作民间礼俗解,笔者了解河南各地有 “娘、娘,三年长;爹、爹,二十四个月”的俗语,说的是孝子要为母亲戴孝三年,为父亲戴孝两年,当地百姓也的确这样做。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因此从朴素的报恩观念出发,在理论上做了解释。替父母守孝三年,每一个人都应该如此,是天下之通理。
    显然,守丧礼俗与孝的要求密切相关,用《礼记·祭统》的话说,“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三年守丧是周代“久丧制”的遗留,今天看来,宰我的质疑不无道理。不过面对当时社会,孔子从恢复周礼、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出发坚决地予以否定,也有其立场和原则。
    据文献记载,墨子曾经严词抨击久丧的危害,他指出“君死,丧之三年;父母死,丧之三年;妻子与后子死者,皆丧之三年······”这种习俗要求居丧期间,要将生活水准降低到最低,因此居丧者或被饿死,这在春秋战国时期确有其事。
    《礼记·丧大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五十不成丧,七十唯衰麻在身”或许这就是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也将礼俗人性化了。
    二、《论语》所见之祭祀礼俗
    《尧曰》篇所提到的“所重:民、食、丧、祭”可以说是孔子丧祭思想的高度概括。之所以将丧、祭并提,因为丧葬和祭祀本身就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说丧葬是人生之大事,那么祭祀可以是国家之大典。从天子封禅、郊祀到百姓祭祀祖先,无不是庄严肃穆的。
    自西周开始,经过儒家和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孝道观念成为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祭祀之礼也与孝道联系在了一起。从政治层面来看,祭祀是判明等级地位的重要手段,天子、诸侯各有所祭,不可混淆。
    (一)祭祀与礼制
    如前所述,祭祀有严格的阶级差别,但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所谓“礼崩乐坏”,我们只能从《论语》的感叹、批判声中依稀窥见上古严明的礼俗传统。
    《八佾》篇“季氏旅于泰山”,孔子感叹“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只有明白古代祭祀礼俗,才能理解孔子仰天长叹时的无奈。旅泰山,就是祭泰山。按照当时的礼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能祭祀“名山大川”,才有资格。季氏只是鲁国的大夫,竟然去祭泰山,可以说是僭越礼法。但孔子又无法阻止,只能感叹说,泰山之神不懂立法,不该接受季氏的祭祀啊,实际上每个人都听得出来这是对季氏的控诉。
    僭礼之事不止这一件,还有同一篇另一章: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八佾》)
    禘,古代只有天子才能举行的一种隆重的大祭之礼。《礼记·祭统》载“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莫重于禘、尝”。就是这样一种大礼,鲁国之君都能僭越。孔子怎能看得下去呢?因此说“不欲观”。当有人“问禘之说”时,孔子回答“不知也”,显然孔子不是不知,而是对时局的失望,对僭礼者的痛心疾首。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八佾》)告朔饩羊,古制,每年秋冬之交,周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接受这一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双活羊祭于庭,然后听政于朝。但到了子贡时,每月初一,鲁君不但不亲临祖庙,而且不听政,只是杀一双活羊虚应故事。
    子贡认为没有必要保留形式而浪费活羊。而孔子从保留礼制的角度出发,认为有一个仪式总比什么都没有好。从中也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礼制风俗之败坏程度。处于这个时代的孔子不停地为恢复周礼鼓与呼,,在时代洪流中逆行而上,真正显示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气概。
    (二)祭祀与祖先崇拜
    祭祀来自神灵信仰和祖先崇拜,对神祗的迷信引发郊祭、封禅等祭祀活动;对祖先的崇敬、怀念开创了祭祀祖先的传统。
    在祭祀的态度上,首先要遵循“祭思敬”、“祭祀主敬”的原则。因此《八佾》中谈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要认真恭敬地对待祭祀之事。反过来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如果不能参加祭祀也绝对不找人代替。带着对祖先的尊敬、崇拜去参加祭祀,不欺人,恭恭敬敬是一个基本原则。
    祭祀表达的除了对远祖的崇拜,还有对近祖的追念。《学而》篇谈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在《礼记·檀弓上》重视这样论述的“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具善,人道毕业。”因此生养死葬,才能完成这一神圣任务。《礼记·坊记》“修宗庙,敬祭祀,教民追孝也。”是对“追远”的注解。简言之,祭祀便是追念远祖的有效形式。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元代祖先,百姓德行自然会忠厚而老实了。维护统治仍然是落脚点。显然通过祭祀使同家族的人尊崇共同的祖先,加强家族的血缘关系纽带,沟通家族成员彼此的心灵,达到一种心理共鸣和相互认同,也是祭祀所起的作用。
    因此,不论从国家祭祀、严明礼制的角度,还是从家庭祭祀祖先,“慎终追远”的角度,祭祀礼俗都是儒家重视的,也是《论语》中屡屡论及的原因。
    泱泱中华,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翻开古代典籍,关于祭祀和丧葬的礼俗文献异常丰富,也体现了古人对此的重视。溯根求源,便可看到先秦鲜活的礼俗生活。两千多年来,代代传承、适时变化,形成了今天丰富的礼仪风俗,这些风俗许多时候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论语》作为圣人言论的集合,许多内容自然成为社会的准则,关于丧葬的论述,关于祭祀的谈话也已在后来的礼俗典籍中得到贯彻发挥,渐渐深入后世子孙的血脉之中。
    今天读《论语》,如果不理解这些礼俗制度,将无法深入把握文本的精神内质和情感基调。基本的礼仪风俗常识,是理解古代作品的前提。因而从这两方面讲,解读《论语》所见之礼俗,具有潜在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