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汉文小说大系》是在“汉文化整体研究”观念指导下,就文献整理方面所推行的一种实践。整部《大系》共包括《越南汉文小说集成》、《朝鲜汉文小说集成》、《日本汉文小说集成》和《传教士汉文小说及其他》四大系列。前三个系列资料搜集工作大致完成,目前已进入校点、出版阶段;第四部分则仍在搜集整理中。 所谓“域外汉文文献”,即中国以外地区的人用汉字以及汉文文法书写出来的文献。其依照出现时间的先后,可分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主要是由朝鲜、越南、日本和琉球等东亚使用汉字的人创作的作品,也有西方人和居住域外的中国人留下的文献。历史上曾经使用汉文的东亚四国,到了20世纪就逐渐摒弃汉文,结束了书写汉文的传统。也差不多与此同时,随着华人移民国外的人数日渐增多,产生了海外华文文学,此即后期。《域外汉文小说大系》所处理的是前期的汉文献,主要指的是越南、朝鲜、日本、琉球及西方传教士用汉文书写的小说,并不包括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小说。这里所指的“小说”并非现代意义的小说。我们取用“带有幻想性的散文叙事文学”为我们所指的东方小说定义。较当代小说,范围要大些,还收集了神话、传说、笑话之类。 域外汉文小说的整理和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展。曾由中国文化大学、东吴大学及旅欧学者陈庆浩教授发起推进,先后在台湾学生书局出版了《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一辑、第二辑和《日本汉文小说丛刊》第一辑。但限于人力物力,未能将原计划的《域外汉文小说丛刊》全部在台湾整理出版。 新世纪以来,大陆学界亦开始参与域外汉文献的整体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孙逊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成为域外汉文小说整理和研究计划的主力,并和中国台湾、越南、韩国、日本的学术机构合作,承接过去收集和整理的成果,继续搜集和整理工作,从而使《域外汉文小说大系》初具规模。 如今出版的《越南汉文小说集成》大部分文献系过去未曾发表的资料,亦收入了曾在台湾已出版的书目。越南在19世纪法国入侵前一直使用汉喃文,只有极少数天主教人士在教会内部使用罗马字拼音的越文。19世纪末,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殖民政府为了推广使用法文并切断越南和中国的文化联系,废止官方文书使用的汉喃文,改用法文及罗马字越文。20 世纪初停止汉文科举考试,学校亦逐渐以法越文取代汉喃文教学。在新式学校受教育的一代,基本上已不懂汉喃文了。我们收录的越南汉文小说《武亭月圆记事》、《家常话》和《梦中梦》即对这一时期的情况有很好的反映。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宣布以罗马字拼音的越文为“国语字”,废除了汉喃字。至此,除了少数专家,越南人已完全不懂汉喃文了。 在域外汉文小说中,越南汉文有很强烈的本土的特色。朝鲜不少汉文小说以中国为背景;日本也有假冒中国人序,用中国纪年并署中国人为作者的汉文小说。但古代越南汉文小说写的都是发生在越南本土的故事,有很强烈的民族意识;甚至出现将中国小说人物、时间、地点越南化,变成越南作品的极端例子。本《集成》共20册,620万字;收书超过100种,依其性质,可分为下列五类: 一、 神话传说。越南民族国家以及事物起源的故事,包括国家或地方神祇的传记杂录,如《岭南摭怪》、《越甸幽灵》等共17种,其中《越甸幽灵》等有多个版本。 二、 传奇小说。这是古代越南汉文小说中最具有现代意义“小说”类作品,其中有文言短篇,亦有长篇小说。如《传奇漫录》、《传奇新谱》、《越南奇逢事录》等14种。 三、 历史小说。历史演义在中国是通俗文学,但在域外,能读写汉文者已是文士,能以汉文来撰写长篇文字者,则是文士中之翘楚。域外汉文小说作者之社会地位一般比中国为高,与唐小说作者相埒。这也是在这次分类中,我们改称它为“历史小说”而不用“历史演义”的原因。此类收《皇越春秋》、《越南开国志传》、《安南一统志》、《州记》等5 种。 四、 笔记小记。笔记小说在中国,包涵的范围极广,一般又分为志人志怪两类。志怪的虚构性强些,志人中有的是传说,不少是实录,已类似传记了。本类收书33种,其中有《南国异闻录》、《大南奇传》、《南天忠义实录》、《人物志》等十余种。 五、 近代小说。目前所收集的有《南风杂志汉文小说集》及《潘佩珠汉文小说集》两册,可为越南汉文小说之殿军,此后越南结束使用汉文之传统,无可为继矣。两册书大部分为本次整理新发现资料,除潘佩珠个别作品外,亦为研究越南文学者所未涉及之题目。为越南文学开拓现代汉文学一支,或为本《集成》极富意义的贡献。 总之,《域外汉文小说大系•越南汉文小说集成》是东亚各国及两岸学者共同合作的成果。全书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主导,越南汉喃研究院、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合作编纂,并共同组成编委会。各国学者分别搜集资料,中方学者负责校点,相关国家学者审阅。相关国家学者用本国文字撰写提要,介绍作者、版本、内容梗概、特色和价值之类,中方学者又据以翻译或另撰汉文提要。 (《越南汉文小说集成》(全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定价1880.00元) 原载:《古籍新书报》 2011年2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