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汉学走过了草创、形成和发展阶段。从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为草创阶段.这个阶段的研究骨干是俄罗斯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的成员.他们大多数原在俄国外交部亚洲司、喀山大学从事翻译和教学工作.其早期著作纯属介绍性质.只触及中国宗教文化的皮毛;19世纪上半叶为形成阶段.以瓦·帕·瓦西里耶夫(1818-1900)为代表;20世纪初为发展阶段.以苏联汉学大师瓦·米·阿列克谢耶夫(1881 -1951)为代表。20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汉学得到长足发展.培养出一大批汉学家。 一、综合研究 所谓综合研究.是指把中国古代宗教、儒教、佛教、道教、民间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合在一起研究.这样会对中国宗教有一个完整认识.了解各教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以及它们在古今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当推莫斯科东方学研究所的列·谢·瓦西里耶夫博士。他生于1930年.1953年莫斯科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获历史学副博士、博士学位.专门研究中国的文明史.著述很多.主要有《中国古代的上地关系和村社》(1961年)、《中国古代青铜器起源和殷朝》(1964年)、《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1970年)、《中国国家的起源问题》( 1983年)等。他有两本关于中国宗教的著作.有必要详细介绍。 第一本是《祭祀、宗教、传统在中国》(1970年初版.1909年第2版).全书分6章.分别论述了中国的古代宗教、儒家、儒教、道教、佛教、混合宗教。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宗教观念、崇拜和仪式》具体阐述了图腾崇拜、万物有灵论、亡灵崇拜、生殖崇拜、殷周宗教信仰的变化、最高神上帝、人崇拜、地崇拜、巫术与萨满、仪式和器具、礼仪象征、上帝像问题、宗教传统与婚姻家庭规范和礼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宗教仪式等问题。 第二章《早期儒教:原理、崇拜、仪式》探讨了孔子及其时代、孔子的社会理想、孔子的社会秩序、孔子的道德和宗教。孔子学说中的人与国君和人与“革命”、祖先崇拜、孝道说、家庭与氏族崇拜、家庭与婚姻、家庭中的妇女、夫妻之爱、守寡和离婚、家庭中的子女:小辈和长辈、死:最早的葬礼以及安葬与服丧、祖先墓、祖先祠、祖祠中的仪式和集会、礼仪中的音乐与舞蹈等方面。 第三章《儒学一一官方国家意识形态》.内容涉及孔子与法家、法家与秦始皇、儒学与法家混合、儒学的变化、孔子作品崇拜、识字与教育崇拜、学校与教学制度、国家考试制度、文官崇拜、儒家文明崇拜、孔子崇拜、儒学崇拜。 第四章《道教》论及道教的起源、老子和道的学说、庄子与列子、道教的“无为”原则、道家哲学和道教、中国古代神话、道教神话的变化、长生不死说、成仙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护身符与炼金术、占星术与占卜术、土卜、巫术与医学、道教与黄巾起义、道教徒的神权国家、道教与佛教、中国中世纪的道教思想和理论、民间道教与道教诸神及神仙、道教衰落与变化等内容。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