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乌托邦的一部重要近著里,法国学者罗兰·夏埃尔在开篇论文里说:“在最严格的意义上说来,乌托邦是在16世纪初产生的。”他强调托马斯·莫尔著作的历史意义,宣称说“乌托邦的历史必然从托马斯·莫尔开始。”①然而在同一部书的另一篇文章里,莱曼·萨金特对乌托邦的理解却又宽泛得多,并在全部历史中去追溯乌托邦主题的发展线索。他承认,“似乎并非每一种文化都在知道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之前,就已经发展出经由人力建立的乌托邦”,但是他又认为,“这样的乌托邦的确存在于中国、印度和各种佛教与伊斯兰教文化之中。”②究竟乌托邦是16世纪欧洲的发明,还是范围更广阔、早在不同文化传统中就已经存在的东西———这就是我在这里所关注的问题。如果在最基本的层次上说来,乌托邦观念意味着憧憬超乎现实的另一个更美好的社会,那么乌托邦就已经表示对现状某种程度的不满以及对现状的批判,因此,对乌托邦的憧憬同时又是对社会现实的评论,是表现社会变革意愿的一种讽寓。这种变革的意愿似乎深深植根于人类生存的状况之中,因为在任何社会里,都没有人会不愿意生活得更好,即便不是积极进取,也至少希望以我们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因此乌托邦的意愿无所不在,正如英国作家王尔德以他特有的风趣而典雅的语言所说的那样,“不包括乌托邦在内的世界地图不值一瞥,因为它忽略了人类不断去造访那个国家。而人类一旦抵达那里,放眼望去,看见一个更为美好的国家,便又扬帆驶去。进步就是乌托邦的不断实现。” 点击这里下载本文pdf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