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南帆:《:怪诞及其美学谱系》

http://www.newdu.com 2017-12-12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 佚名 参加讨论

    一

《受活》如同一匹怪兽跳入,惊动了文学圈。这部小说粗砺硌人,土得掉渣,散发出一种呛人的气息;另一方面,这部小说又因为某种奇异的美学而被誉为“先锋”。争论当然存在,但是,人们共同认可这部小说的重要性。对于阎连科说来,《受活》是他的一个文学必然。既有小说所形成的惯性,个人气质,想象力,文学资源以及身体状况汇聚为《受活》问世的个人条件。另一方面,《受活》同时是文学史的产物。《受活》的背后隐匿了一个特殊的美学谱系,这个谱系显示了《受活》所依存的历史背景。人们可以说,《受活》的冲击力交汇了个人与文学史的双重能量。
   《受活》扉页上的题辞是:“现实主义――我的兄弟姐妹哦,请你离我再近些。现实主义――我的墓地哦,请你离我再远些。”无论如何解释这个矛盾的表述,人们至少可以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阎连科存在某种叙事焦虑。从《受活》的后记到与李陀的对话,阎连科放肆地攻讦现实主义,甚至激进地将现实主义称之为“垃圾桶”和“谋杀文学的元凶”。(1)这种不顾一切的姿态证明了阎连科的苦恼程度。阎连科当然明白,现实主义早就不是什么圣物。现代主义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后现代主义“怎样都行”的理念广为人知――时至二十一世纪,空有一副蔑视传统的架势不足以赢得喝采了。所以,阎连科对于现实主义的拒绝更多地源于个人的文学经验。他不断地察觉某种脱节。某些人物萦绕不去,某种情绪涌动不歇,然而,他无法找到一种合适的叙事赋予形式。阎连科焦躁地踢开一系列现实主义的条例,试图摆脱窘境。真正的作家不在乎什么是文学的时髦,他们时刻考虑的是自己的独特叙事以及隐藏在这种叙事背后的迫切性。韩少功的《暗示》如此,阎连科的《受活》也是如此。
   阎连科曾经有过漫长的现实主义训练。他的小说存留了大量现实主义的印记。然而,人们可以从阎连科的许多小说之中察觉某种额外的脉动。《年月日》如同一个临界点:缓缓的故事节奏背后,某种强烈的压力呼之欲出。一个特定的时刻,这种压力终于撑裂现实主义的躯壳――阎连科再也无法安详地工笔描绘一系列现实细节了。他不得不启动超现实的想象:《日光流年》寓含了一个神话结构,《坚硬如水》沉溺在夸饰的政治话语之中,《受活》的奇诡更加惊人――放手一搏的时候到了。
   破门而出,阎连科似乎重新在一个文学开阔地上感到了八面来风。解除叙事的成规也就是解放文学视域。这意味了重新发现,重新表现,还意味了重新清理和挑选文学资源,重新确认一度被现实主义遮蔽的另一脉文学史传统。显然,阎连科的激烈气质仅仅部分地解释了《受活》的怪诞、冷硬、“狂想式”的超现实虚构以及悲剧的喜剧形式。返回文学史的脉胳,《受活》背后的美学谱系深刻地说明了问题的另一部分。
   在李陀和阎连科的对话之中,李陀将现阶段的文学形容为“小人时代的文学”。李陀言下的“小人”指的是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和新兴市民阶级”。他们的愿望、生活理想和价值都很“小”,一瓶香水,一管唇膏,一套西服,,一辆轿车,一栋房子,如此而已。他们不想关心现实之中的“大”问题,例如不义,压迫,贫困,等等。他们没有兴趣承担公共知识分子的批判职能。阎连科对于这种“小”表示了不屑和鄙薄:“在这十几年的文学里,大家都在躲避意识形态。其实革命也好,政治也好,它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里了,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为什么一定要去躲避它呢?那我觉得这样一个角度,会给我们的写作带来许多新的东西,比如说对我们发展的思考、体制的思考,对于我们几十年意识形态的思考,它会给小说带来一种非常新的东西。”(2)阎连科坦率地声称,他要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家那样书写“劳苦人的命运”,“我非常崇尚、甚至崇拜‘劳苦人’这三个字。”(3)如同是对于中产阶级小情调、小感觉、小精致的有意嘲弄,《受活》的怪诞和冷硬包含了一种亵渎、作践的意味。
   按照菲利普?汤姆森的概括,不协调、喜剧性和恐惧性、过度和夸张、反常、离奇均是怪诞的组成因素。根据许多现代文学的事例,怪诞是“喜剧性的、无法解释的东西同古怪的东西结合到了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奇怪的、使人痛苦不安的感情冲突。”(4)如果说,“荒诞”多半地指存在主义者体验之中丧失本质的现实,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评价,那么,“怪诞”的不协调更多地源于感官经验。《受活》之中,受活庄的上百个聋、哑、盲、瘸的残疾人组成了“绝术团”四处巡回演出,他们用赚来的钱在附近的魂魄山修建一座“列宁纪念堂”,并且远赴俄罗斯购买列宁的遗体作为招徕观众的展品。这种匪夷所思的“经典创业”充满了令人不安的反常。人们的莫名恐惧不仅来自古怪的情节,而且还因为残缺身体的不当展示――正如巴赫金充分研究过的那样,奇特的身体形象时常是形成怪诞的重要道具。(5)
   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之中指出,丑怪一方面制造了畸形与可怕,另一方面制造了可笑与滑稽。(6)菲利普?汤姆森也反复提到了怪诞与喜剧因素的联系与混合。如果从谱系的意义上给予考虑,至少还可以提到反讽。换言之,喜剧、反讽、怪诞形成了一批阶梯式的概念系列。人们可以发现,《受活》的怪诞风格包含了喜剧与反讽的血缘,这组成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一个文学家族。尽管三者之间存在落差,但是,笑是它们共享的美学效果。通常,笑与被笑暗示了叙事人与被叙述对象之间的等级关系。作为一个家族的共有烙印,喜剧、反讽、怪诞三者的叙事人均高于被叙述对象――哪怕这种等级关系仅能得到短暂的维持。
   诺思罗普?弗莱对于虚构模式的分类显然参考了叙事人与被叙述对象的各种等级关系,尽管他把叙事人的观点笼统地称之为“我们”。《批评的剖析》一开始就引用了亚里斯多德《诗学》提出的一个区分:“在一些虚构作品中,人物比我们好,在另一些作品中,人物比我们坏,还有些作品中的人物则与我们处于同一水平。”(7)弗莱认为,神远远高于芸芸众生和环境,以他为主人公的故事是神话;一定程度上优越于他人和环境,主人公的事迹是浪漫故事,他可以拥有超凡勇气和无视自然规律,例如种种传说、民间故事;仅仅比他人优越而无法冲破自然环境的限制,这种被称之为“高模仿”模式的主人公通常是一位领袖人物,他们的故事是史诗或者悲剧;“低模仿”模式的主人公就是芸芸众生之中的一员,他们的故事是喜剧和现实主义小说;如果主人公的能力和智力低于芸芸众生,引起人们的轻蔑感觉,他们的故事就进入了反讽模式。弗莱看来,过往的一千五百年期间,欧洲的文学依次顺序下移――目前正逗留在反讽阶段。
   弗莱的设想之中,神话寓含了总的结构原则,高高在上;剩余的诸种文类循环不息,如同一年四季。弗莱将喜剧与春季相对,浪漫故事与夏季相对,悲剧与秋季相对,反讽与冬季相对。作为最后一个阶段,反讽再度显示了某种返回神话的迹象――例如卡夫卡或者乔依斯。(8)某种程度上,弗莱的确发现了反讽与怪诞的血缘关系,神话的魔怪世界尾随反讽模式再度幽然而现。
   这种解释倾向于结构描述。然而,回到《受活》的怪诞风格,回到围绕《受活》的喜剧、反讽、怪诞,我更愿意联系二十世纪历史提供另一种解释。我更倾向于认为,这个文学家族的形成必须追溯至二十世纪文学与革命的关系,追溯至知识分子与大众分别拥有的历史位置。显然,这才是真正影响阎连科的文学环境。
   对于阎连科说来,他所崇尚的“劳苦人”是耙耧山深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受活》问世之前,农民拥有的美学形象具有哪些特征?

                       二

中国古典美学与农业文明的关系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古典诗词基本上由农业文明的意象体系组成。青峰,斜阳,皓月,江流,细雨润物,落木萧萧,孤舟野渡,草长马肥……对于诗人说来,农业文明已经从生存依赖的环境转换为精致的美学体验对象。耐人寻味的是,农民在农业文明的意象之中仅有极其微小的份量。除了少量诗句――例如,“除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之外,农民毋宁说是田园牧歌的点缀。与其将农民视为农事活动的主人,不如将农民视为一个嵌镶在山水之间的意象。至于戴月荷锄,寒江独钓,深山采药,篱下赏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些乡野生活的情趣不过是士大夫的闲情逸志,或者象征他们桃花源式的生活理想罢了。中国古典美学隐藏了一种静默、冥思和物我相悦的品格。然而,历史的底座终于强烈地震颤起来,种种优雅的情趣被强大的现代性震得四分五裂。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农业文明意象体系的瓦解导致了中国古典美学的衰败。尽管沈从文的“边城”或者汪曾祺的“大淖”余韵尚存,但是,现代性的扩张已经势不可挡。如果说,船坚炮利常常被形容为现代性的钢铁性格,那么,农民的揭竿而起同样是改变历史图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文学记录了这一切。不论农民何时大规模登录文学史,鲁迅都是一个书写农民命运的伟大作家。阿Q,九斤老太,祥林嫂,闰土,众多的农民形象至今依然栩栩如生。有趣的是,喜剧因素进入了鲁迅的乡村叙事――《阿Q正传》或者《风波》之中,诙谐、调侃或者温和的挖苦不时令人一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时的叙事人显然高于主人公。这种修辞不无象征意味。五四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历史的另一幕,知识分子以启蒙者自居,他们信心十足地履行改造国民性的使命。这个意义上,喜剧因素的出现多少隐喻了知识分子与大众等级关系。
   无论如何衡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左翼文学的成就,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时“大众”的涵义逐渐开始清晰。阶级观念成为想象大众的首要范畴,劳苦人或者工农大众因为“无产阶级”的身份而被视为革命的主力军。作家意识到,这些皮肤黝黑、满脸皱纹、掌中结满老茧的人才是历史的主角――当然也是文学的主角。正如弗莱所言,英语之中hero一词既可以解为主角,又可以解为男性英雄。同时,作家,或者说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在阶级图谱之中的位置远比无产阶级低下。这一切终于改变了叙事传统,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的等级关系出现了一个叙事学意义上的颠倒。左翼文学之后,农民逐渐以英雄的面目矗立在文学之中,身躯高大,目光炯炯。他们不再低三下四地扮演插科打诨的喜剧人物了。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农民担任主角的小说始终是文学史之中强劲的一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赵树理的《三里湾》以及浩然的《艳阳天》前后相随,声势浩大。一个意味深长的叙事现象是:无论是张裕民、赵玉林、郭全海还是朱老忠、梁生宝、王金生以及萧长春,这些小说的主角通常在叙事人的仰视之中出场。这些农民胸怀大志,敢作敢为,把自己当成了乡村乃至世界的主人。他们身上的锐气常常反衬出城市的猥琐和虚荣。人们肯定记得,《创业史》之中的梁生宝从来不会在城市人面前感到自卑。他坦然地在鄙视的目光之下吃最便宜的伙食,精心地俭省每一枚零钱,他的远大志向已经足以将腰杆撑得笔直。《我们夫妇之间》或者《霓虹灯下的哨兵》理所当然地将农民的质朴道德视为抗拒城市资产阶级侵蚀的精神之盾。尽管这些人物的外貌和言行仍然是标准的农民,然而,他们的形象是正剧之中堂堂正正的英雄。这一批小说之中,喜剧因素已经悄悄地移到另一些次要角色身上,例如《暴风骤雨》之中的老孙头,《创业史》之中的梁三老汉,赵树理笔下的三仙姑、糊涂涂、常有理、惹不起,等等。当然,这些患得患失与弄巧成拙的倒霉家伙只能是主角的陪衬。他们是一批无法转化为英雄的下角料,仅仅负责提供制造气氛的花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转折并未摧毁这种正剧模式。梁生宝或者朱老忠的性格和气质仍然延续到周克芹、路遥或者张一弓笔下。尽管如此,回忆这个时期文学史上的农民,没有人会遗忘陈奂生。这人憨厚的农民活跃在高晓声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之中,令人捧腹,同时又令人心酸。分析这个人物形象时,许多批评家意识到陈奂生与阿Q“精神胜利法”之间的渊源关系。然而,在我看来,同样重要的另一点是,高晓声恢复了鲁迅赋予阿Q们的喜剧因素。笑声――即使是含泪的笑――再度表明,叙事人的高度又一次跃居陈奂生之上。当然,大半个世纪之后重新出现的笑声包含了更多的内容。这种笑声意味了知识分子与大众关系的回转,这也是八十年代被称为“新启蒙”的原因。另一方面,陈奂生显然是从老孙头或者梁三老汉之间走出来的。他们担当文学主角包含了作家的重新认识:这些次要的角色并非无关紧要,他们才是乡村令人关注的大多数。
   《陈奂生上城》之中,卖油绳、买毡帽、住旅馆的陈奂生制造了一系列的笑料。令人咋舌的旅馆收费和坐不瘪的沙发映照出陈奂生身上不可掩盖的土气。亚里士多德早就发现,如同骗子或者小丑,“乡下人”始终是喜剧人物的一个原型。(9)《红楼梦》之中的刘姥姥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著名例子。这不仅证明了古今中外的城乡差别,同时还证明了城市对于乡村的蔑视。令人感慨的是,大半个世纪以来,左翼文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从丁玲到浩然的一大批作家并没有彻底铲除城乡差别的意识形态。一旦温度合适,城市对于乡村的蔑视立即故态复萌。这远远不是一种行将就木的传统观念。事实上,愈演愈烈的城乡二元结构有力地支持这种意识形态源源不断地生产。
   喜剧因素显然是这种意识形态的美学代理。当然,“喜剧”这个美学范畴背后存在种种分歧的涵义和不同的展开。从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杨争光的《老旦是一棵树》、余华的《活着》到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隐藏在笑声之后的人生况味并不一致。然而,更多的时候,农民的喜剧沦为没有人生况味的滑稽――尤其是在大众传媒之上。电视节目的黄金时段,古装的皇帝和格格们进行了盛大演出之后,警察和商人开始抢滩。如果农民企图跻身摄像机关照的圈子,竞争的资本唯有博得人们开颜一笑。电视剧《刘老根》的成功得益于赵本山的喜剧天才,《超生游击队》式的小品几乎构成了农民的固定形象。对于文学说来,农民仿佛是一个枯竭的矿藏。从“新新人类”、“小资”、“个人化写作”到“下半身”,种种稀奇的口号都有可能进入文学灵光一闪。然而,农民形象似乎丧失了文学号召力。一些作家仍然在顽强地坚守,但是,这一部分文学无法有效地集聚大众的目光,掀动一个新的潮汐。这与社会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三农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到催讨农民工工资,城乡二元结构再度成为众多理论非议的焦点;相对地说,文学的声音相当微弱。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段子显示的仍然是俏皮和机智:“……俺们刚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俺们刚刚娶上媳妇你们又独身了;俺们刚刚吃上糖你们又糖尿了;俺们刚刚拿白纸擦屁股你们又用它擦嘴了……”
   这就是阎连科面对的文学账本。阎连科承认,“离开乡土我是无法写小说的”,(10)可是,阎连科不想重复现实主义的正剧模式。前所未有的经验把他推入一个文学的绝境:“一切现有的传统文学手段,在劳苦大众面前,都显得简单、概念、教条,甚至庸俗。今天,我们的一切写作经验,都没有生活本身更丰富、更深刻、更令人不可思议。一切写实都无法表达生活的内涵,无法概括‘受苦人的绝境’。” (11)阎连科对于现实主义的非议拥有多少普遍意义,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派生出来的另一个事实:阎连科转身续上了喜剧这个谱系。也许,阎连科不得不承认令人痛心的现状――城乡之间的等级差异。“乡下人”的高度的确低于平均水平,叙事人的确有理由在俯视之中发出讥笑。这个意义上,喜剧形式是一个历史的必然。然而,阎连科还想继续证明,这并非欢乐的笑声,必须在笑声背后感到不可释怀之痛。换言之,阎连科接受了喜剧形式的同时又力图突破笑声可能产生的遮蔽。这就是阎连科将喜剧拓展为怪诞的依据,他不惜以超现实的夸张实现怪诞的美学效果:“这既是一种全新的方式,也是一种更真实地接近某一种社会的真实。”(12)从喜剧到怪诞,在笑声之中兑入不安和恐惧,令人强烈地感到某个地方不对头,甚至整个世界发生了某种畸变――开始注视农民的时候,这就是阎连科迫使人们承受的特殊体验。

                    三

  之所以从叙事人与被叙述对象的相对位置分析喜剧问题,因为涉及农民形象在普遍认识之中的沉浮起伏。回到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农民形象的喜剧风格同时显示了另一个重要迹象:知识分子的行情重新上涨。
   相传,形容枯槁的屈原在江边遇到渔父。渔父问他“何故至于斯?”屈原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他苦恼不已的理由。于是,渔父一笑而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相对于《离骚》的固执和痛惜之情,《沧浪之歌》表现的是村夫野老的通脱和达观。无论这是不是知识分子与大众的第一次文学相遇,二者之间的差异立即形成一个对比性结构。大众的心目中,知识分子是迂呆的腐儒还是高风亮节的殉道者?事实上,不同的历史时期决定哪一种知识分子的形象原型占据上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知识分子在慷慨悲歌之中复出。这时,屈原的形象以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得到了频繁的援引。王蒙、谌容、丛维熙、张洁等一批作家提供了一批性格各异的知识分子形象。宗璞的《泥沼中的头颅》之中,那个在泥泞之中旋转的头颅无疑是知识分子的象征。“知其不可而为之”,头颅嘴里冒出的这句话是知识分子性格的深刻注解。
   殉道者形象的破碎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事情。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与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可以视为这个事件的显目标志。两部小说发表之后,一些人兴高采烈地宣称:这才是真正的现代主义。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一种新的美学因素大规模进入了小说――反讽。的确,反讽所包含的自贬、玩世不恭、调侃以及无奈均是现代主义的惯常格调。然而,现今看来,《你别无选择》与《无主题变奏》隐含的另一个事实未曾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两部小说的反讽对象均是知识分子。这形成了文学对于知识分子的一次美学攻击。
   反讽,言此而意彼,话语的表面涵义与真正的所指形成了一个巧妙的颠倒。佯装的赞美、颂扬与否定的潜台词距离越远,反讽的张力越大,效果越显著。通常,与喜剧的叙事人相似,反讽者拥有智力的优势。一些自作聪明的角色懵然无知地被反讽者绕进一个圈套,遭受取笑、捉弄、奚落、讥刺,甚至始终无法自知。令人惊奇的是,这种角色现在轮到知识分子了。刘索拉那里,音乐学院的一批疯疯癫癫的教授和学生丝毫没有显示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气息,圣化知识分子的倾向遭到了狙击;徐星刻薄地嘲笑知识圈的种种矫揉造作习气,揭露出清高的外表背后存在的利欲之心。刘索拉和徐星并非义正辞严地积聚足够的愤慨,反讽提供的是挖苦和嘲弄――这种机智的修辞不时会漾起会心一笑。《你别无选择》和《无主题变奏》之中,一批知识分子活动在叙事人居高临下的目光之中,渺小,猥琐,可笑。
   刘索拉与徐星之后,王朔是公然鄙视知识分子的另一个作家。他甚至因为自己不得不成为知识分子而懊恼。在他看来,许多知识分子热衷于将“知识变成了恃强凌弱的资本”。(13)知识分子的狭隘和自以为是令人讨厌,王朔的一批小说和文章始终将矛头对准他们。反讽是王朔的拿手好戏,这种语言风格甚至使王朔得到了“痞子文学”的绰号。王朔的反讽擅长玩弄政治辞令。他时常大词小用,在大字眼、大口号与小人物、小动作的不协调之间形成反讽。这种反讽有效地瓦解了人们对于政治辞令的敬畏。谁是这些大字眼、大口号的爱好者?他们是王朔所厌恶的“导师型”的人物。《顽主》充满了众多导师训诫的戏仿。这些人多半是知识分子。他们口若悬河,不断地生产种种漂亮的言辞,但是,他们的内心隐藏了各种不可告人的动机,虚伪而卑劣。王朔甚至不愿意给作家――文学知识分子――开一扇后门。《一点正经没有》之中,一个人物用深思熟虑的口吻宣布结论:如果一个人既无能又无廉耻之心,那么,当一个作家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如同农民形象的喜剧因素隐含了特殊的涵义,知识分子形象与反讽的频繁联系同样预示了某种危机。殉道者形象的光圈开始黯淡,“伟大”以及“神圣”之类的形容词成了一种不实的粉饰。“导师”的形象如此可笑,知识分子还能胜任大众启蒙者的职责吗?显然,王朔的道德谴责仅仅是危机的一角。更为严重的危机是内心的匮乏。殉道者打算为真理而牺牲。但是,尼采宣称要重估一切价值之后,什么是真理?种种形而上学体系陆续崩溃,真理问题成为一个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困惑。许多知识分子在后现代主义气氛之中不知所措。理查德?罗蒂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解释了反讽。在他看来,不存在形而上学真理。外部世界或者所谓的“人性”以及“自我的最深处”都没有形而上学的基础。人们所信奉的核心信念取决于社会和历史环境的临时机缘。如何选择各种语言或隐喻描述世界?世界根本无法提供一个超越语言――例如“事实”或者“实在”――的标准作为依据;人们只能在不同的语言或隐喻之间比较权衡。因此,终极语汇同样不存在,使用另一套语言从事再描述是寻常可见的事情。再描述可能质疑既有的价值观念,使神圣转为可笑,肃穆化作滑稽。这即是罗蒂所谓的反讽:拿一套新语汇对抗旧语汇。罗蒂认为,“反讽主义者……始终意识到他们自我描述所使用的词语是可以改变的,也始终意识到他们的终极语汇以及他们的自我是偶然的,纤弱易逝的,所以他们永远无法把自己看得很认真。”(14)
   显然,反讽首先表明一套传统价值观念的解体。作家伸出语言的触角探索另一个世界――他们试图以另一套价值观念嘲弄现状。罗蒂意义上的反讽意味了终极价值的匮乏,人们不断地使用另一套语言试探新的价值观念是否成立。尽管罗蒂以一种哲学家的睿智论证了反讽的必然出现,但是,许多人还是对终极价值的匮乏深感焦虑。如果考虑到近期的一个例子,“人文精神”的倡导和辩论即是焦虑的表征。历史的剧烈转折与知识分子边缘化――王朔意识到的问题,“人文精神”的倡导者也意识到了。他们之间的差异仅仅在于,前者亮出的是反智主义的反讽锋刃,后者渴望的是重树“人文精神”的旗帜。某种程度上,后者仍然保存了公共知识分子面向世界宣谕真理的姿态。
   不少人觉得,后者这种传统的姿态远不像反讽那么富有魅力。反讽提供的机智、俏皮、调侃、幽默――这一切都比一本正经的号召和宣讲有趣。那些表情深刻、自以为是的知识分子缺乏的是辛辣的嘲笑。然而,反讽的魅力时常掩盖了一个问题:不少作家的反讽仅仅是暂时性的表述游戏,仅仅是一种局限于句子范围的机智颠覆。他们并没有从罗蒂的意义上将反讽与终极价值的匮乏联系起来,因此,他们的锋利言辞更像是局部手术而无法撼动整体结构。戏谑,尖刻,某些句子犹如马蜂似地一蜇,或许产生一个小小的肿块,仅此而已。世界依然,主宰生活的整体结构可能在戏谑和尖刻之中被置入括号悬搁起来。某些时候,作家甚至被戏谑和尖刻附带的秘密快感攫住了。他们热衷于在同一个平面上大量繁殖反讽修辞,从而将解构的能量挥霍殆尽。王朔的《千万别把我当人》即是如此。作家将所有的冷嘲热讽不顾一切地倾入小说,以至于王朔也承认这部小说把自己“都写恶心了”。(15)如果油腔滑调一番扬长而去,根本不在乎世界是否有所改变,那么,这是不是另一种犬儒主义?
   与王朔不无相近的是,王小波笔下一大批知识分子享受的隆重待遇也是反讽。王小波的叙事人视域――通常也就是那个王二――具有明显的知识分子特征,因此,他的反讽常常是一种自嘲。他在《文明与反讽》一文之中认为,反讽的功能是抵制无趣。知识分子开始呆板地重复某种程序时,反讽的一蜇有助于他们从瞌睡之中惊醒。王小波的反讽不时游弋于性的主题。对于种种性禁忌故作无知是王小波得心应手的反讽策略,这时常使性禁忌崩塌在哈哈一笑之中,例如《我的阴阳两界》。然而,奇怪的是,这个策略对于《革命时期的爱情》并不奏效。王二的反讽并未改变他与海鹰之间的权力结构,相反,一种古怪的性爱气氛悄悄地跃动在反讽背后。王二将反讽作为一种精神反抗,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然而,两个人的交往显示了意想不到的另一面:反讽的刺人锋芒渐渐淹没在一种奇异的受虐快感之中。我不想涉入虐恋、施虐、受虐与性快感之间的复杂情结,我仅仅用这个例子证明反讽可能产生的局限:简单的反讽仅仅是小规模的批判,它无力撼动整体结构,这就像锐利的匕首刺不倒一堵墙壁一样。这个意义上,反讽可能使文学犀利,也可能使文学狭小。
   一个反讽盛行的时代,知识分子何为?阎连科无法躲避这种漩涡。公共知识分子是一种命名,也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知识分子职责。然而,既有的知识体系连同知识分子的道德姿态正在反讽的袭击之中千疮百孔。他们胸中的理想屡屡落空,脚下找不到一个高于公众的讲坛。反讽似乎将知识分子逼入窘境――他们还有资格对历史说三道四吗?尽管如此,作为作家,作为一个文学知识分子,阎连科仍然强烈地感觉到身后历史的巨大压力:“《受活》对我个人来说,一是表达了劳苦人和现实社会之间紧张的关系,二是表达了作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那种焦灼不安、无所适从的内心。”的确,历史现状令人困惑,反讽的怀疑精神没有理由赦免阎连科。无论如何崇尚劳苦人,阎连科再也写不出他们的朱老忠或者梁生宝了。朱老忠或者梁生宝的故事正在渐渐进入另一种相反的解释。但是,阎连科不愿意因为反讽的逼视而退却,背对历史,并且在机智巧妙的自嘲之中黯然地打发自己。阎连科的气质不允许他轻易地撤离――不允许轻易放弃公共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觉得中国当代作家缺乏一种‘血性’。当代长篇小说中,有‘血性’的长篇不多。不是说长篇有‘血性’就好,没有就不好。而是说,我个人偏爱有‘血性’、有痛苦、有激情的小说。”(16)这种气质支持阎连科一如既往地书写历史,书写劳苦人。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阎连科并没有绕开反讽;相反,他长驱直入地将反讽扩大至更大的范围――反讽的对象不仅是知识分子,而是历史。换言之,潜台词对于表面涵义的颠覆不仅是一个语句结构,而且扩大为整个故事的结构――如此众多的人物不断地自掘陷阱。无论人们如何解释“总体反讽”这个概念,《受活》将反讽推向一个极端。这就是反讽与怪诞的汇合。

                     四

  在前苏联解体的时候,《参考消息》登了一个100字左右的小消息,有几个政党觉得应该把列宁的遗体火化掉,而共产党觉得应该把他保留下来。当时的政府说没有保存他的经费。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我觉得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在列宁遗体上,就不正常了。我看到了这个短新闻,心灵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和冲击,因为是列宁的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带来了希望。一位革命鼻祖式的人物生前死后的命运,会令你想到很多问题。
   另外一个事是50年代长江发大水的时候,武汉人扛着沙包去抗洪抢险,沙包里全是沙子和石灰,石灰见水突然蒸发的烟雾,会把人的眼睛蒸瞎。有一大批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双眼失明的人被当地政府安置在一个村庄里,盖了两栋楼,叫盲人村。
   就是这么100字的报道和盲人村,加上我长时间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一年的时间里,我完成了《受活》。(17)

  这是阎连科公布的《受活》原材料。然而,我的主要兴趣在于,阎连科的奇特想象如何赋予这些原材料怪诞的风格?喜剧因素和反讽的机智、俏皮如何在怪诞风格之中产生出毛骨悚然的阴森性质?
   《受活》的故事隐含了许多荒诞不经的成份:在一个自负的县长组织之下,“受活庄”里上百个聋、哑、盲、瘸的残疾人组成“绝术团”巡回演出,赚了一大笔钱。这位县长在附近的魂魄山修建了一座“列宁纪念堂”,并且打算到遥远的俄罗斯购买列宁的遗体作为招徕观众的展品。这就是一批农民的致富狂想。当然,这一场幻梦最终以破灭告终。
   想象力――这个词常常与艺术或者科学高雅地联系在一起。可是,《受活》之中农民的想象力却显示出另一种品格:狂放,同时又土气;别出心裁,同时又粗陋低劣。这就是“绝术团”的特征,不伦不类的混合即是喜剧因素的源头。六十一岁的拐子与弟弟俩扮成了爷爷与孙子。他得到一本新的身份证,号称已有一百二十一岁高寿,哄得城里人惊诧连连;九个侏儒化装成九胞女,统一了户口簿,谎称她们的母亲整整生了三天三夜。简单质朴的骗术大行其道,居然瞒过了精明的城市人,这种情节隐含了丰富的喜剧契机。
   “绝术团”的成功包含了农民对于经济学的理解。纳克达斯、高新技术、世界银行、IT行业――一大批经济学家还在喋喋地念叨这些术语,“受活庄”的“绝术团”侧翼杀出,大有斩获。电子结算系统如此普遍的今天,这些农民还是将钱缝在短裤、帽子和枕头里。然而,就是他们的票房收入撑起的一个县的财政,并且赢得了修建纪念堂的经费。一群土包子的运气挡也挡不住,这不是喜剧又是什么?
   然而,如果考察“绝术团”以及县长的致富设想,人们开始嗅到了怪诞的气味。受活庄的气候十分恶劣,家徒四壁的农民没有任何参与现代经济的资本――他们的唯一手段是出卖身体。《日光流年》之中,耙耧山深处的农民为了筹集凿山修渠的资金,众多的年轻女性远赴城市卖淫――她们的壮举犹如英雄前仆后继。到了《受活》,“绝术团”出卖的是残疾人的畸形。断腿赛跑,聋子放炮,独眼纫针,瘫媳妇刺绣,盲人听物,麻痹症的娃儿将入瓶子套在残脚上当鞋子――这一切无不投合了城市人的猎奇和窥视心理。现代文明业已形成一个基本观念:身体的尊严无价;另一方面,乡村的保守文化时常导致严格的身体禁忌。可是,受活庄的农民放弃了这一条底线,强劲的市场击溃了禁忌。贫困压垮了农民的精神,致富可以不择手段。只要有买主,他们毫不介意将身体作为商品。县长的心目中,远在俄国的列宁遗体同样标价出售。一个终身与剥削阶级搏斗的革命导师,他的遗体成为耙耧山农民觊觎的发财资本,这的确包含了一种令人骇异的怪诞。
   阎连科坦率地承认,轮回的观念在他的意识之中萦绕不去。《受活》的各卷标题从“毛须”、“根”、“干”、“枝”到“叶”、“花儿”、“果实”、“种子”,这即是一个完整的轮回。(18)轮回的观念潜入了阎连科的反讽,《受活》之中许多人物的命运往往是一个徒劳的圈子――奔波一生又回到了起点。
   茅枝婆显然是一个典型。某种程度上,她就是耙耧山的朱老忠和梁生宝。她是烈士的女儿,曾经当过红军;流落受活庄之后,她在一次赶集的中途发现了互助组和合作社。茅枝婆兴奋得如同发现新大陆。她到县里反复交涉,终于如愿地让受活庄加入了合作社。然而,入社之后的几十年历史坎坷连连,以至于受活庄的农民后悔不已,并且迁怒于茅枝婆。茅枝婆后半辈子的心愿就是,亲手将受活庄从人民公社的重轭之下解脱出来。她甚至因此忍辱负重地与县长妥协――目的仅仅是拿到一份受活庄退社的文件。临死之前,她完成了自己的许诺;或者说,完成许诺就是她的死因。茅枝婆安详地走了,仿佛不再有什么遗憾。然而,她的一生不就是一个最大的遗憾吗?
   如果说,茅枝婆的轮回用了一辈子,那么,县长柳鹰雀这一圈仅仅绕了半辈子。出人头地的权力欲主宰了他的全部心思,狂想式的致富计划是他实现欲望的台阶。辉煌似乎指日可待,然而,一切烟消云散,而且仅仅在一夜之间。柳鹰雀一瞬间看破了红尘。他把自己的双脚伸入车轮之下,心安理得地做一个残疾人,决意下半辈子定居于受活庄。与其说阎连科仇视柳鹰雀,不如说阎连科发现了命运的诡异。来自乡村的土地,又从权力的幻觉返回乡村的土地,这种反讽植根于人生无常的恐惧。
   巴赫金在拉伯雷的巨大身体意象之中看到的是狂欢、乐观、洋洋自得,相对而言,受活庄的残疾人更多地渊源于《庄子》之中的畸人系列。或许,受活庄的原型不无庄子理想的痕迹。良田数十亩,水源充足,“位于耙耧山脉间的这条峡谷深沟,就叫了受活沟。听说一个哑巴、一个盲人、一个瘫子在这儿三人合户,把日子过得宛若天堂之后,四邻八村,乃至邻郡、邻县的残疾人便都涌了过来。瞎子、瘸子、聋子、缺胳膊短腿、断腿的残人们,在这儿都从老哑妇手里得到了田地、银两,又都过得自得其乐,成亲繁衍,成了村庄。”然而,时至二十世纪末,世界正在风起云涌,诱人的财富终于叩醒了残疾人心中压抑多时的欲望。他们匆匆决定走出受活庄,加入“圆全人”的世界分一杯羹。短短的时间内,财富如此轻易地积聚起来,继而又如此轻易地消失;他们如此轻易地得到“圆全人”的青睐,随后又如此轻易地遭受“圆全人”的暗算,一切如同南柯一梦。回家,回到受活庄,这是众多残疾人挫折之余的顿悟。虽然这一场变故仅仅持续数月,但是,变故背后的寓意积存的是历史性的反讽。
   这就是《受活》为一个美学谱系续上的内容。相对于喜剧或者反讽,怪诞的辛辣远为强烈。这个意义上,怪诞近于悲愤而远于体察――许多时候,阎连科以遏制不住夸张的激情。然而,正如阎连科自己意识到的那样,夸张的代价是放弃复杂性。(19)对于《受活》说来,怪诞的巨大效果涂盖了细腻的辨析。这不仅指文学的描写密度或者人物的内心幽微曲折,同时还指多种历史可能――包括潜在的可能――的洞察。文学的深刻性往往意味了强烈与细腻的二者平衡。必须承认,《受活》充分地展现了“受苦人的绝境”,撕心裂肺;然而,即使是相近的故事和人物,历史是否存在别的可能――冲出绝境?

注释:
(1) 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新尝试》,北京,《读书》,2004年3期;阎连科:《寻求超越主义的现实》――代后记,《受活》,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 阎连科、张英、伍静《阎连科:拒绝“进城”》,广州,《南方周末》2004、4、8第27版。
(3) 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新尝试》,北京,《读书》,2004年3期。
(4) 菲利普?汤姆森:《怪诞篇》,《荒诞、怪诞、滑稽》,155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 参见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351页至427页,李兆林等 译,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 参见雨果《<克伦威尔>序言》,《西方文论选》下卷,伍蠡甫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7) 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3页,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8) 参见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19页,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9) 参见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205页,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0) 参见阎连科、张英、伍静《阎连科:拒绝“进城”》,广州,《南方周末》2004、4、8第27版。
(11) 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新尝试》,北京,《读书》,2004年3期。
(12) 参见阎连科、张英、伍静《阎连科:拒绝“进城”》,广州,《南方周末》2004、4、8第27版。
(13) 王朔:《不是我一个跳蚤在跳》,《无知者无畏》,107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4) 参见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第6页,33页,106页,徐文瑞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5) 参见王朔:《我是王朔》,第31、34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16) 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新尝试》,北京,《读书》,2004年3期。
(17) 阎连科、张英、伍静《阎连科:拒绝“进城”》,广州,《南方周末》2004、4、8第27版。
(18) 参见凤凰网2004年3月29日刊登的阎连科采访录:《我的自由之梦在<受活>里》。
(19) 参见凤凰网2004年3月29日刊登的阎连科采访录:《小说,疼痛感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