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孔子第75世孙讲解孔氏家训:学诗学礼承旧业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扬州晚报 newdu 参加讨论

    《扬图讲堂》公民道德教育系列家风家训专题第三讲,特邀孔子第75世孙、世界儒学大会秘书处秘书长孔祥林围绕“诗礼传家一脉深 文章道德圣人家”这一主题,与扬州市民分享了孔氏家族的祖训与家风。
    学诗学礼承旧业
    孔祥林称孔氏家族传承两千五百年,依旧恪守“学诗学礼承旧业”的祖训家风。他按照孔氏家族的历史沿革,梳理出孔氏祖训家风代代延续发展的脉络。
    孔祥林称,先秦至南朝时期,孔子后裔“世以家学相承,自为师友”,形成孔氏家学,延时近千年,研究《书》、《诗》、《礼》、《春秋三传》、《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孔奋、孔奇兄弟主修《左氏春秋》,孔融主修《左氏春秋》,父兄三人主修《严氏春秋》,弟孔昱主修《古文尚书》。孔安国及子孙孔卬、孔驩、孔衍、孔季彦等以研究《古文尚书》为主。孔祥林指出,汉代孔氏家族非常兴盛,有宋公、褒成侯、蓼侯三个世袭爵位,此外列侯7人,卿相太守53人。
    留下修身处世准则
    “孔氏家风深受孔子影响。”孔祥林称,孔子学而不厌,首创私学,终生设教,整理古代文献,创建儒学,既给子孙留下崇道尚文、好学善学、尊师重教的传统,也给子孙留下学习的经典和修身处世的准则。
    孔祥林认为,在家庭生活方面,孔氏家风要求子孙祭祀祖先,不忘祖本,与家人相处中秉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原则。而在个人修为方面,孔氏祖训宗规强调子孙在面对利益时要做到勿嗜利忘义、管理公务时要秉持克己秉公的原则。
    同时,孔祥林也强调,学诗学礼的祖训,诗礼传家的家风,重视教育的传统,礼门义路的家规,加之朝廷给予种种优待,致使孔氏家族成为中国文化水准最高的家族之一。在孔子学诗学礼遗训的影响下,孔氏家族人才辈出,学术发达,文化繁盛,产生了孔融、孔稚圭、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孔尚任等文学家。
    孔氏家风影响国内外
    作为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孔祥林表示,“礼乐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至今仍是曲阜孔氏家族最常用的春联内容。孔氏家族到目前一直传承着学诗学礼的祖训,坚守重视教育的传统,礼门义路的家风。
    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2000多年来一直成为影响东方人人生价值观念和治国为政的主要思想源泉,孔子祖训家风也成为孔氏家族和很多中国人的行为规范。
    “中国历代各姓家训、家规都受到孔子的影响。”孔祥林称,孔氏家族诗礼传家的家风,既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朝鲜、越南、日本,对东亚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举例说,诸葛亮《诫子书》提出“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颜子推《颜氏家训》,提出士大夫子弟数岁以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
    作者简介:
    孔祥林,曾经担任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兼任孔子博物院院长、担任中国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兼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世界儒学大会秘书处秘书长,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华孔子学会等学术团体理事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