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邹城孟氏:做圣人难做圣人的母亲也难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齐鲁晚报 刘志浩 参加讨论

    
    孟母三迁祠前,两位孟氏后裔介绍“孟母三迁”的故事。本报深度记者 刘志浩 摄
    邹城孟氏家族源于孟子。孟子的伟大,一方面来自他对孔子开创的儒学做了“继往圣,开来学”式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不可不提的一点,则跟他的母亲仉氏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千古,可以说,没有仉氏就没有孟子。同时,这位坚忍卓识的母亲,还在无意中提升了中国“母教文化”的优良传统。 
    “传统文化中,女性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在家庭中没多少发言权。”10月9日下午,邹城亚圣书院院长邵泽水告诉记者,正是孟母的出现,将传统女性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日益深入人心。
    孟母教子的内容主要包括“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三个小故事,其中尤以“三迁”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史载,孟轲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孟母仉氏走上独自抚养儿子的艰途。此后,为了给儿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仉氏先是把家从邹国北边的凫村搬到20里外的户营村,后又从户营村搬到10里外的子思书院附近,引导儿子走上求学之路。
    10月9日下午,齐鲁晚报记者走访了孟母三迁之路。从凫村到户营,有20来分钟车程,而从户营到子思书院,只需10来分钟车程。
    “现在开车走着容易,但在交通不便的古时,一个妇女为了教育调皮的孩子而屡次搬迁,足以说明她的远见卓识。”一位当地人告诉齐鲁晚报记者。
    此外,孟母还以身作则,为了完成对儿子无意中的一个承诺,在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决然给儿子买肉吃。而在儿子对学习有所倦怠时,她还以断机(割断织布机上的经线)为喻,告诫孟轲要坚持不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关于孟母的这些事迹,记者遇到的孟氏后裔无人不知。
    在户营附近的孟母三迁祠,两位孟氏后裔,76岁的孟祥坎和80岁的孟祥辉,说起家族往事,滔滔不绝。“我母亲从小就教育我,要懂得谦让。”孟祥辉说,在家族中,母亲一直承担着教育子女的重要任务。
    就儒家的教育理念而言,从孔子到孟子,均希望能由修身齐家达至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担当。其中,修身排在了第一位,而家庭无疑是修身的一个重要平台,家庭中父母的教诲,则尤为重要。
    现在很难说,孟子思想中,究竟有多少源自他的母亲仉氏,但从孟子的那些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之中,让人很容易就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浩然之气”。
    按现在的说法,这些都是“正能量”,而正能量无疑需要良好健康的心态做支撑。在这方面,孟母的教诲,不是打骂,没有强行灌输,而是春风化雨般的引导,这对孟子心态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
    由此,有专家认为,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人都有仁义礼智四端之心,也就顺理成章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上曾经流行的一个段子:“做不了圣人,但能做圣人的母亲”,似乎也有其合理之处。
    济南大学教授朱松美由孟母入手,深入研究了中国的母教传统,发现从春秋战国的鲁季敬姜、孟母、齐田稷母,到两汉的叔孙敖母、隽不疑母,再到晋、隋陶侃母、郑善果母和两宋的苏(轼)母、欧(阳修)母、岳(飞)母,这些母亲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伟大的人格修养和完美的教育艺术,培养出众多博学廉洁爱国之士,形成了优良的母教文化。
    “中国母教文化的特性,一是在教育内容上重视道德的培育与毅力的锤炼,二是在教育方式上,重视‘说理’、‘垂范’式的柔性教育。”朱松美说,这些特点,在孟母身上均得到显著体现。
    此外,母教与孔孟儒学思想也有着契合之处:古代以儒家为核心的教育内容,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即便现代社会,也始终将道德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母亲往往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道德上的完善。
    朱松美认为,从教育的效果来看,母教优于父教。“母子关系的亲密从怀孕期间就已确立,而父子关系的建立则从子女出生之后才开始。”朱松美说,母爱源自天性,更加根本而深厚,子女是否能成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母亲的垂范力、教育力和影响力。
    “在家庭中,母教的柔性手段,无疑更能凸显出良好的教育成效。”朱松美说。而这一点,无疑又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契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