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从《论语》领悟“启发式”教育的内涵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中国孔子网 李椒良 黄道元 周 参加讨论

    孔子一生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传培养了学有所成的弟子三千,才华出众的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其有生之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首创私人讲学的新风尚。他在《论语》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仁者爱人”、“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理念,总结倡导了教学相长、不耻下问、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并重、诱导启发等卓有成效教学方法,历来为世人所推崇,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就孔子在《论语》中涉及启发式的教育方法的内涵谈点肤浅体会。
    一、形象思维是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方法
    孔子为了培养弟子学习兴趣,喜欢通过日常为大众所熟悉生活事例,以形象思维的方法诱导弟子优良人品的形成和科学知识的积累,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其意,强调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才能造就节操高尚的人,以此教育弟子要吃苦耐劳,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比喻时光象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内含惜时之意,以此勉励弟子珍惜光阴,切勿错过学习的大好时光。孔子又以“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形象比喻一个人不可信用缺失。孔子说的“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则以演习礼乐时的射箭比赛为例,揭示一个人只要人生目标正确,不论能力大小都值得肯定的道理。孔子又从“宰予昼寝”这件事,生发“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的慨叹,并由此引申出“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的哲理。孔子还以自己亲身经历、人生感悟对弟子进行教育。他所述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就是典型的感悟式教育,以此告诫人们人生易老,要力争在不同年龄段都在提升自身上达到新高度。孔子用形象思维方法对弟子循循善诱进行教育不乏其例,故弟子颜回深有感触地说:“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孔子这种教育方法,让弟子凭借具体事物直观形象或表象的感知,逐步认识事物属性,区别事物不同特点,进而引导弟子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如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助于弟子掌握所学的内容,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问答互动是启发式教育的主要形式
    孔子提倡的启发式教育方法,主要采用一问一答师生讨论形式。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就是一部孔子与弟子间对社会问题互动讨论的记录。内中有他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达100多项,如“问礼”、“问仁”、“问政”、“问孝”、“问知”、“问士”、“问友”、“问耻”等等,不一而足。孔子不但由学生提出问题给予讲解回答,而且还允许弟子进行反问,在此基础上,自己再将道理阐释透彻。如《论语·为政》述及孟懿子问孝的故事,孔子初始将其解释为“无违”即不要违背礼节,樊迟不明白,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就给予进一步解释,“无违”是指父母在时,依照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父母死后,依照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再则,孔子有时也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反问,如《论语·颜渊》记述子张向孔子请教“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即请教读书人怎样才能称做达的问题。孔子反问:你讲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作了回答。孔子纠正他的说法,指点道这叫做闻,不叫达。孔子就是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反问,被反问,进行互动讨论式的教育,以启迪弟子的智慧,实施传经播道的。弟子在这样互动的教学实践中,扩大了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孔子自己则在互动中更能直接了解弟子学习能力、学习难点,掌握弟子的思想脉搏、学习动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为弟子排难解惑,更有成效地将自己的政治主张、理想抱负、伦理思想、知识技能传授给弟子。由此,孔子教育取得非凡的面功自在情理之中。
    三、学思结合是启发式教育的必要举措
    学思结合是教育领域自古以来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其“学”意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阅读、听讲、实践等途径获取基本知识和技能;“思”就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思考、消化,以利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学思结合。在他看来,弟子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和思考。他在《论语·为政》中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意: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茫;只空想而不读书,就有一无所得的危险。孔子还以自己切身体会告诫弟子:“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在《中庸》中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方法。在孔子看来学思是辨证关系,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不能离思,思不可无学。孔子在向人学习时身体力行。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学曲直到能体会到曲子作者人品、作曲时心情、作曲意图、琴曲深邃内涵后才罢休。孔子堪称学思结合典范。孔子学思结合的教学理念,摒弃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的自主权交还学生,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能动性,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在老师启发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能最大限度深化教育内容,真正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
    四、循序渐进是启发式教育的具体策略
    孔子有句名言,叫做“欲速则不达”。意为,做任何事,求速成则达不到目的。其在《论语·宪问》中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南宋大学问家朱熹以独特的眼光,将该句所蕴含的哲理诠释为“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渐进耳。”意为孔子提倡学习必须脚踏实地,从基础开始,进而逐步懂得高深道理,说的就是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孔子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好之”、“乐之”是孔子将读书学习分成循序渐进的三个层次。教育者教育学生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变为学习内在动力,变学习为学生的乐事,变学习负担成为快乐源泉,将学习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加深知识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孔子也总是不忘循序渐进深入阐发哲理,将理论学习引向深处。在《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夏问孔子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其意思是:子夏问孔子说:“‘漂亮的脸儿笑起来真是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转起来真迷人呀,本色才是最绚丽的呀!’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孔子并不直接点明其蕴含的最高哲理,而是先就事论事回答:“绘画之理在本色之后。”当子夏从孔子的回答中得到启发,觉悟升华后认为,“莫非礼乐也在仁义忠信之后么?”孔子欣慰地看到子夏理论水平已达到一定境界,说:“能启发我的人是你,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孔子就是这样一步步将问题讨论深化,引领弟子在学识上渐瑧佳境。
    五、慎作结论是启发式教育的明显特征
    孔子待人处事坚持谨言慎行。《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据《孔子家语·观周第十一》记载:孔子到东周观光,前往瞻仰周的太祖后稷的祠宇。看到祠宇右边台阶之前,有一座铜铸的人,人像的口上被封了三重,背上刻了铭文,总的意思是告诫人们:多嘴多舌,致祸门径;言语戒慎,致福根基。孔子读完这篇铭文,回头对弟子说:“小子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孔子见景生情,有感而发,告诫弟子谨言慎行。孔子谨言慎行处事原则体现在教育上,那就是实行启发式教育与学生互动讨论问题时,不急于下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常常对结论留有余地。如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记述孔子与公明贾讨论对公叔文子这个人评价时,公明贾否定社会上流传的关于公叔文子的负面看法,对此,孔子不急于作出结论,只是说:“其然,岂其然乎?”译成现代的文字,就是“是这样吗?难道真的是这样吗?”留待弟子去深入考察认识。同样是《论语·宪问》,记述子服景伯告诉孔子,公伯竂对季孙子说子路的坏话,并提出了要严厉处罚公伯竂,而孔子只是说:“公伯竂其如命何?”意译为:“公伯竂能影响我的命运吗?”在此,孔子强调了个人的命运,并不因为别人造谣污蔑就能改变的,而将要不要去严厉处罚公伯竂的问题留给子服景伯去思考。孔子的弟子原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成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论语·宪问》)意译成现代文字,即原宪问:“假如好胜、自矜、怨恨、贪欲四种毛病都没有犯过,可以算仁人了吗?”孔子回答说:“这可以叫做难得了,是否叫作仁人我不敢说。”孔子又一次没有轻易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诸如此类孔子对弟子提问不轻易给予肯定或否定的结论的例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俯拾皆是。孔子对弟子提问慎下定论,一方面表明孔子严谨的工作态度,凡是他说的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金玉良言,另一方面则是由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决定的。孔子不讲明结论,可避免弟子求学找捷径、求答案,而是对学问留有余地,提供研究学问空间,这有助于弟子深入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真知。
    六、掌握时机是启发式教育的成败关键
    孔子在做人哲学上倡导的是不偏不倚的“中庸”理念。要求不论做什么事,都恰到好处。具体到时机的掌握上,也要求不早不迟,贵在适时。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说到 “使民以时”,意为顺应农时适时役使百姓。而在启发式教育理念上,则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其意为:教导弟子,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程度时,教师不要急于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不要急于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子。据《论语·阳货》记述,孔子在对宰予的教育上,就坚持这一理念。当时,宰予提出“三年之丧,期已久矣”这一问题,孔子反问道:“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宰予回答说:“安。”孔子便说:“汝安,则为之。”孔子在宰予对服丧问题不愤不悱,根本没有认识的时候,坚持不启不发。待宰予出去后,孔子才感叹:“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孔子之所以在教学上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意义在于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为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琢磨腾出时间、空间,以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生自己学、自己思,思到实在想不通、道不明的时候,也就是达到“愤”“悱”之时,教师再加以点拨,往往能使学生心头一亮,品尝到“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外”那种特有的“学习获得感”,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其开创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对后世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科学的教育理念仍值得后人学习、借鉴、传承。本文就孔子在《论语》中涉及的启发式教育的言行进行探讨,归纳了启发式教育有关内涵。这些不成熟的看法,抛砖引玉,望能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成为振兴教育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