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资源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90后匠人从“守艺人”变成“创艺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中国孔子网综合 newdu 参加讨论

    传统工艺作品,最能反映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最能彰显民族的气韵神采,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但是,因为市场化程度低、学习周期长,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传统工艺从业者年龄往往偏大,年轻人少有问津兴趣缺乏,导致很多传统技艺面临传承困境,后继乏人,陷入濒危状态。
    
    资料图
    然而,一切皆有可能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工艺是否迎来再生的机会?7月22日,在首届中国匠人大会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匠人电商生态观察》显示,新时代下,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展现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并将其作为职业选择。在我国手工艺匠人中,年轻一代正在兴起。
    调研中发现,有些老手工艺者一味地重复从师傅那里学来的“工”,忽略了表达内心、表现生活的“艺”。传统手工艺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创新中,需要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参与。年轻群体普遍具有国际视野,在思维上更加新锐、大胆,敢于创新和求变。团队运作、设计创新、实用为主、设计思维、全球视野,是互联网时代90后匠人的共性。
    
    图据网络
    90后苏州人姚兰,是清华大学工艺美术系在读研究生,同时也是一家知名苏绣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在这个团队里,一共有8个90后小伙伴。他们都毕业于国内各大高校美术和设计类专业。姚兰的妈妈是苏绣的代名词,国家级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在姚兰眼里,妈妈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姚兰虽然很早就对刺绣产生了兴趣,但囿于妈妈强大的光环,她起初并不想从事和妈妈同样的工作。年龄稍长,她发现,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优长和欠缺,妈妈在她那一代人中做到了极致,但并不代表年轻人就没有施展才华的天地了。
    姚建萍对苏绣的一大贡献,在于她把油画、摄影、雕塑等艺术表现手法与传统刺绣针法结合在一起,让传统苏绣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他们那代人没有接受过美术学院的系统训练。他们的优势在于技艺的出神入化,而我们的优势在于有绘画功底和现代设计艺术知识。”姚兰说。用现代设计语言转化传统手工艺,正是这批90后的优势所在。大型苏绣作品《丝绸之路》就是由设计师原创设计的。先有了构图精当、图案精美的画稿,再加上苏绣大师的纤纤素手,才呈现出让人震撼的艺术精品。“我相信设计的力量会越来越重要。”姚兰说,“只有通过设计,手艺人才能提升到艺术家的层次,作品才有更多的附加值。”姚兰坦言,现在设计在苏绣领域才刚刚起步,但是这正是年轻人从事苏绣大有可为的时候。
    
    图据网络
    与姚兰相似,90后福建雕刻师陈滢也是家学渊源。刚刚当选寿山石界十大新锐雕刻青年的他,舅舅是玉石雕艺术大师刘传斌。从小受舅舅的影响,陈滢很早就对寿山石雕产生了兴趣。毕业后,他发现自己比较适合精雕细刻的工作。在舅舅的指引下,他开始系统学习寿山石雕。“在石雕技艺之外,我还学习了国内外的设计知识,包括色彩的利用和内容的选择。我们的题材选择比传统题材更广泛。传统雕刻往往以升官发财为主题,现在,很多生活化的题材都可以选择。”陈滢说。
    硖石灯彩是浙江海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0后费志涛学习硖石灯彩制作已经有10年时间。11年前,他就读于海宁市职业高中灯彩班,在嘉兴市级非遗项目(硖石灯彩)代表性传承人寿斌杰的带领下,开始接触这门手艺。随后,他又亲炙胡金龙、孙杰等多位硖石灯彩大师,为硖石灯彩博大精深的“八大技法”工艺和悠久历史所吸引。“我们现在用LED光源代替传统光源,更加环保、安全、美观。以前很少有人知道这门手艺,随着互联网的传播,硖石灯彩在全国都有了一定影响力。网上交易平台让硖石灯彩进入每家每户成为可能。”费志涛说。从2008年正式从事这门手艺至今,同行中只有他一个90后。直到不久前,一个海宁市职高灯彩班毕业的师妹来到他所在的单位,从事这门手艺的90后增至两人。虽然这条路很艰难,但是费志涛要做这门古老手艺传承者的信心很坚定。
    陕西90后彭方,从事的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烙画艺术,就是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开始选择这个职业,家里人并不支持,他们希望他做一个更稳定的工作。他开了小店,生意逐渐有了起色。同时,家里人对于烙画艺术也有了更多的了解,逐渐开始支持他的选择。“以前,大多数烙画是传统的山水、梅兰竹菊、观音像等,现在各种题材基本都可以做,写实人物、卡通人物、临摹书法、建筑画、创意插画等。在材料选择上,也更加广泛,比如木制品、牛皮制品、笔筒、木质笔记本、牛皮钱包、卡包、手机壳等等,都可以作画。”彭方说。
    
    为了将爱好和工作合二为一,90后的李岩辞去“朝九晚五”的工作,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并通过互联网销售自己的漆器。图为李岩在给茶盘刷漆。
    年轻人从事传统工艺还是小众范围,但是这批90后给传统技艺带来的不仅是新力量,还有很多新观念、新技术,都潜藏着让传统工艺美术焕发璀璨新生的动力。
    “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让传统手工艺流动起来,在立足过去的基础上开创未来文化新业态,这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健康方式。”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曹雅欣认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需要立足信息时代的特点,这项具有转折性、突破性的工作单靠传统匠人很难做到,必须依靠伴随互联网成长的90后、00后“原住民”的实现。
    作为真正的互联网时代原住民,围绕他们的争论从未停止,面对这些未来的接班人,不少群众曾表示:“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而现在,他们用事实、用作品为自己说话!一些青年匠人还呼吁:“社会民众要接受对传统手工艺的文化样态、遗产资源、艺术形态等,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吸收改良创新,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年轻匠人借助互联网由‘守艺人’转变为‘创艺人’。”
    【后按】  说起“匠人”,很多人往往把其简单归结为工匠或制作者对工作、事业的专注、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其核心当是一种“精神”;“匠人精神”,  对于互联网人来说,是一种发自骨子里的精神,也是做事的行为准则和方法,做事应该具备的一种态度。“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中的这句说的是君子如何自我修养,用在匠人精神的培育上特别契合。
    (综合自“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