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象,贯穿冷兵器时代的庞然大物。 最直观的画面,是美剧《冰与火之歌》中,野人攻打长城,壮硕的巨人驱赶着猛犸战象,冲击冰雪长城之门,却被击毙。 现实中,战象曾是古代战场上的特种部队,冲击敌阵、破城毁营,造成巨大杀伤。冲锋时,可达每小时30公里时速,发挥着现代部队中坦克的作用。 据文献记述,在长江中游的荆楚地区,广泛出现过大象作战的实例。商朝,人们为战象披挂了由犀牛皮或牛皮和硬木制成的护甲,打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甲胄战象。《左传·定公四年》指出:“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这是中国古史上记录的经典象战之一。 古蜀王朝一直有野生大象生存,并有蛮族向周王朝进贡大象的记载。据此推测也应该包括蜀地的奉献。 这位所向披靡的“兽星”,在之后的1500年里,遭遇了最强大的敌手:气候变冷、森林砍伐,而且在与人类争夺栖息地的“搏斗”中,又败得一塌糊涂。大象最终跨过长江,退却到云南的森林里,以保留种群继续繁衍。 战象,就此由一段史诗传奇,变成一个寂寞传说。 陨铁制成重物 击打公象脑部训练步法 2月底,四川大学档案馆,党跃武教授展示了档案馆保存的一份“名师笔记”,这份由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讲述、学生吴天墀教授记录的《殷周史料研究》,讲解了“殷人服象”之事。 殷商时期,象是家畜之一,也作为战争工具。《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殷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以师逐之,至于江南。” 这是中国最早关于“战象”的记录,殷人驯服大象,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东夷族肆虐抢夺,周公发兵驱逐。 殷商后期,商人捕象的技术日趋成熟。一般使用火攻驱散象群,分散隔离后,捕获幼象,雌象和公象则不易抓到。 雌象多为象群首领,捕获一只要耗费数日。但若有一只雌象,就可引诱更多的公象。大象部队里,公象是象阵的重要组成。 引诱的地方,通常是一个巨大的山洞,只有一条通路进出。商入先放入食料,把一只养驯的雌象赶进山洞。又在通路上散放许多食料,引诱野生象群,象群一进,马上用巨石封住山洞出口。 进出受阻,象群初始慌乱,养驯的雌象,则熟悉人的诡计,表现淡定。 搞不清状况的野象群,饥饿一天之后,只得屈服于自己巨大的胃。生存就是赢家。 俘获的公象,跟随养驯雌象,慢慢驯服。能跨背骑行之后,才开始战斗训练。 形成条件反射的要点,就是用青铜或陨铁制成重物,击打公象脑部。痛极之中,象会接受人的指挥,前进、后退、左右跨步。残酷的训练之后,象阵日趋成熟。 早期,战象的背上设一象舆,舆中坐一将士,象前后各有一名驭象手。象的四条柱腿旁,各立一名持枪盾的战士护卫,这样七个人组成了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而且商军战象已经披挂了由犀牛皮或牛皮和硬木制成的护甲,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甲胄战象。 燧象 火炬系象尾阻击追兵 楚昭王成功逃脱吴军追击 徐中舒先生的《甲骨文字典》分析了甲骨文“象”字的字形特征后指出:“据考古发掘知,殷商时代河南地区气候尚暖,颇适于兕象之生存,其后气候转寒,兕象遂渐南迁矣。” 古代北方,气候较暖,大象和犀牛都在黄河流域生存。《孟子·滕文公下》佐证:“(周公)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气候的演变,逼迫这些巨兽开始南迁。周成王开始,象便从黄河流域迁徙到长江流域。到秦,中原民族渐次向南开拓,象随之再度南迁。 战国后期,北方已经很难见到活象。《韩非子·解老》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象,在北方已经稀有,但象骨象牙以及做成的器皿和饰物常见。 随着大象南进,在长江中游的荆楚地区,广泛出现过大象作战的实例。 《左传·定公四年》指出:“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这是中国古史上记录的经典象战之一。杜预注指出:“烧火燧系象尾,使赴吴师,惊却之。”这是指楚昭王与吴王阖庐对阵失利后,为了逃避吴军的追击,昭王让针尹固用火炬系在象尾上,这便是“燧象”,受到刺激的大象拔足狂奔,冲进追兵大队里,由此阻止了吴军的追击,昭王因战象而脱险。据此,学者认为楚国驯养有战象,应当有象军建制。 此战200多年后,“燧象”的军事创造,被田单用于“火牛阵”。 乐毅破齐,田单孤城坚守。后诈降使燕军麻痹,于夜间用牛千余头,牛角上缚上兵刃,尾上缚苇灌油,以火点燃,猛冲燕军,并以五千勇士随后冲杀,大败燕军,杀死骑劫。虽然火牛阵的数量令人生疑,但其战法的灵感无疑是来自“燧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