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医家气功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自古以来,气功就是中医的治病方法。医家气功不像儒家那样宣传“用世”,也不像道家那宣传“去欲”,而主张以自身为核心,以生命运动为宗旨,保持健康的体魄。
    《黄帝内经》是先秦的一部养生医籍,其书有不少关于气功的论述,开卷便云“恬淡虚无”、“积精全身”。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却谷食气》记载“为首重、足轻、体珍、则口句吹之,视利止”。体轸即体痛,口句即嘘,这段文字说明气功防病。
    晋至唐有三大医家,葛洪、陶弘景、孙思邈都是气功理论家。
    葛洪由儒入道,兼通医学。他在《抱朴子》主张练气功:“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赖气以生者也。养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病恶,养生之尽理者,行气不懈,朝夕导引以宣动营卫。”
    陶弘景在茅山炼养,熔炼丹、服气、导引、医学于一炉,形成茅山派,为后世丹道派所宗。陶弘景编有《导引养生图》,分为三十六种气功姿势。又编《养生延命录》,提出“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的长息法。陶弘景还主张用气功六字诀治疗体内疾病。他在《养生延命录》写道:“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疼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隋大业中,太医令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这是讲医疗气功的文献,主张在临床上用导引法。
    唐孙思邈撰《千金方》。唐王焘撰《外台秘要》。宋官方组织编纂《圣济总录》。
    金元四大医家刘河间、刘子和、李东垣、朱丹溪都主张以气功治病。方法多用导引、按摩、静坐。
    明代李明珍著《奇经八脉考》,阐述“河车妙旨”,肯定了任督二脉与炼丹的关系。
    明代杨继州的《针炙大成》、陈断儒的《养生肤语》,都以丹道论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