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与关羽交战中,徐晃孤军深入重围,不仅获胜,且军容整齐而归,秩序井然。曹操知道后当即把他比作汉朝的名将,大加赞赏地说:“徐将军真有周亚夫之风矣!”曹操引用历史上杰出人物作比,对部下及时给予高度评价,这种精神鼓励实际上超过任何物质奖励的作用。 曹操手上另一员大将于禁因追杀夏侯惇扰民的青州兵而被曹操怀疑其造反,并已传令迎战于禁。在这种情况下于禁自行下寨,无疑更增加曹操的怀疑。然而正是于禁先行下寨,才能有效地迎战张绣的追击,而后曹操在了解此中原由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处理,独见曹操御人术之功底。 另外,曹操尤其重视奖惩手段的诱导教育作用,不管是对自己的部下,也不管是对敌对营垒将士。曹操特别敬佩关羽“事主不忘本”的忠义精神,当关羽得知刘备下落,立即封金留书而去,曹操则对部下说:“不忘旧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袁绍谋士沮授被俘后明确表示不肯投降,曹操越发以礼相待,后沮授盗马私逃操怒而斩之。沮授临刑而神色不变,操则后悔地说:“吾误杀忠义之士也!”命以礼厚葬,并亲笔题墓:“忠烈沮君之墓。”与此相反,对卖主求荣者曹操则一向深恶痛绝。曹操部下侍郎黄奎与马腾勾结欲刺杀曹操,与黄奎之妾私通的苗泽向曹操告密,使曹操擒获了黄奎和马腾。曹操不仅不赏赐苗泽,却认为苗泽为得到一个妇人,竟害了姐夫一家,说:“留此不义之人何用!”终将苗泽与黄奎之妾一并斩首。 诚然,奖惩并非目的只是手段。受奖者,励其用命之忠,使之感恩戴德,更加效力于己;受惩者,责其背义之行,臭名披露,用以敬戒部下深思。这可谓曹操用人的独到之处。纵观魏蜀吴三国,虽各有杰出人才,但以魏国人才最多。集拢在曹操手下的谋臣勇将不胜枚举,而且这些人一旦投到曹操手下,便不仅能够各逞其才,而且皆能死命效力,少有叛变离心者,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更是曹操重赏严罚的结果。 协调利害,君臣要和谐相宜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之上的。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但他把荀子的性恶论发挥到了极致,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利害关系,人是好利自私的动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