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纵横天岸马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语文报大学版2009年第9期 佚名 参加讨论

    如果在你面前出现一个肥头阔耳、乱发蓬松的大块头,那我想你断然不会把他跟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傅斯年联系在一起。既然是领袖,怎么说也该有一种儒雅的风度、沉稳的气质,这样才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不过,历史并没有满足我们对英雄形象的期望。抗战期间在重庆时,傅斯年跟朋友赴宴。饭后,主人雇好三乘滑竿来送客,六个抬夫守在门前。头一个出来的,抬夫见他胖,都不愿抬。第二个出来的更胖,大伙又互相推让一番。等到傅斯年走出来,剩下的两个抬夫,扛起滑竿拔腿就跑。
    就是这么一个大块头,在1919年5月4日,作为北京学生游行队伍的总指挥,撒着热汗,扛着“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的大旗,凭着方刚血气,把人生壮丽的开篇书写在万里云天之上。在傅斯年的引领下,游行的学生痛殴了卖国贼曹汝霖,一把火烧了赵家楼。冲天的火光重新点燃了古都北京久违的激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们“用骨肉碰钝了锋刃,血液浇灭了烟焰,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见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
    在这新世纪的曙光里,傅斯年绝对是个勇在涛头立的弄潮儿。别看他才二十出头,却从小就开始通读十三经,每天破晓,不及起床,便忙着听祖父口授历史故事,历时四年,刚八岁就已熟知二十四史。傅斯年出身于山东聊城的仕宦名门,虽家道中落,但书香风气犹浓,祖宅上那两块“相府”和“状元及第”的金字牌匾也还算壮观。在他八九岁时,父亲已经去世,那一日新晴,蛙声盈耳,祖父领着他,站在河崖堤上远眺,在这幅水接天连、晴霭照映的画图中,祖孙俩装点了世界的模样。带着祖父的希望,他在家乡的运河埠头登船,一路艰辛备尝,终于从天津学堂考入北大预科,迎来了自己生命中鱼跃鹰扬唱大风的如歌如锦般的岁月。他凭借深厚的国学根基与天生聪颖,在考场连连夺魁,四年当中三次第一,一次屈居第二,威望就这样建立起来。胡适二十多岁初登北大讲台,教《中国哲学史》,争议纷起,是去是留,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最后,大伙请文学系的傅斯年去听课。傅斯年连听几堂课后,一锤定音:“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这一句“不能闹”,让胡适感念了一生。
    在“五四”之前,傅斯年就紧随《新青年》的步伐,创办《新潮》杂志,校长蔡元培批准每月拨出2000元作为其办刊经费。《新潮》用白话文写作,文章多出自大学生之手,仅1919年傅斯年所写文章和新诗就有43篇(首)之多,深受青年学子的欢迎。《新潮》第一卷第一期,再版3次,销量达1.3万多册,其后的销量也常在1.5万册左右。他们以一种激进的姿态为新文化呐喊助威,把刘师培、辜鸿铭、黄侃等经学大师骂得一个个两眼直瞪,气都喘不上来。新旧思想在故园上空碰撞,迸发出千万朵火花。蹿动的火花,终于引爆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声惊雷。
    然而,惊雷只是一弹指,激情过后,我们需要的是任重道远的跋涉。当傅斯年获知自己被列入官费留学生名单时,当场就喊了声“我的娘!”差些就跟范进中举那样,“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1919年年底,大块头终于可以踏出国门了,他将由北京起身去上海,然后乘轮船赴欧洲。比他早两年,19岁的周恩来在旅法留学前,面对滔滔江水写下“大江歌罢棹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样震撼心灵的诗篇,说到底,傅斯年还是传统文人,虽然风骨嶙峋,但还是缺了点总理那种“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激昂壮烈。
    当然,傅斯年毕竟来自梁山脚下的聊城,水浒英雄的血性仍然在他的身上沸腾。留学期间,因为国势混乱,官费无以为继,写给驻英使馆的催款信,又不见回复,眼瞅着自己就好似丧家狗饿毙于柏林街头,傅斯年差点又准备到使馆门前游行示威,与工作人员开打。他就像一匹纵横天岸的烈马,口无遮拦,手也无遮拦。北伐胜利后,傅斯年找蔡元培喝酒。两人狂饮一番,都喝高了。傅斯年醉话连篇说:“我们国家整理好了,不但要灭了日本小鬼,就是西洋鬼子也要把他赶出苏伊士运河以西,从北冰洋到南冰洋(南极洲),除印度、波斯、土耳其以外都要郡县之。”
    他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精气神。“九·一八”事变后,他即席演讲,首倡“书生报国”,彰显民族气节。他还力邀史学界同人,赶写《东北史纲》,驳斥日本散播的“满蒙在历史上非支那领土”的谬论;同时,他又托人将“史纲”主要部分译成英文,递交给国联调查团,促使其做出声明“东北三省为中国之一部,此为中国及各国共认之事实”。抗战伊始,他就提出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组成“西南联大”的方案。胜利后,他涌向重庆街头,一手拎酒瓶,一手举拐杖,把呢毡帽挑起来乱舞。面对曾在伪北大任教的容庚,他丝毫不顾往日的交情,指着对方的鼻子大骂:“你这个民族败类,无耻汉奸,快滚,快滚,不用见我!”当场命人将其按倒在地架了出去,扔在满是泥泞的马路上。次日《新民报》以此大做文章,说他拍案大骂,声震屋瓦。人们称他“傅大炮”,还真是名副其实。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说:“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傅斯年的真话,虽不敢说能与国民党政府分庭抗礼,但有时候也跟大炮一样,威力很不小。作为参政员他曾多次在会上放胆直言揭露孔祥熙:“抗战以来,大官每即是大商,专门发国难财。我们本是势力国而非法治国,利益之到手全不管一切法律,既经到手则又借法律名词如‘信用’、‘契约’等以保护之,这里面实在没有公平。”然后又大声疾呼:“惩罚贪污要从大官做起!”蒋介石为平息此事,特意请他吃饭,并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用的人。”傅斯年的回答是:“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反贪官不反皇帝,其实傅斯年还是很懂得政治艺术的。
    傅斯年始终没有担任国府高官,操持一方权柄,很是爱惜羽毛,他甚至还提醒胡适,当局拉名人做官是“借重先生,全为大粪堆上插一朵花”。遗憾的是,胡适最终还是没能抵御住“大粪堆”的诱惑。傅斯年觉得知识分子一旦被党派色彩左右,说话就失去分量,铁肩没有了,只剩下一身柔骨。到台湾后某天,蒋介石前往台北松山机场,欢迎当时的代总统李宗仁。在会客室,蒋介石靠在沙发上,一旁只有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坐着,翘起二郎腿,嘴里叼着烟斗,跟蒋介石指手画脚,其他文武大员全站着。
    赴台不到一年,五十四岁的傅斯年就因脑溢血倒在了参议会大厅,再没有醒来。虽然他一生清贫,冬天只能守着盆火,穿着单薄的西裤,但他怀着一颗勇敢的心,真正活过。傅斯年死后,胡适说:“有人攻击我,傅斯年总是挺身而出,说:‘你们不配骂胡适之。’那意思是只有他才配骂。他也承认这一点。”傅斯年不是只晓得骂人,他也救人。抗战在昆明时,空袭警报一响,大家就“闻机而坐”,下楼钻防空洞。唯独住一楼的傅斯年不顾庞大的身躯奋力往三楼冲,把患眼疾的陈寅恪扶下楼。大块头,原来也这般心细如发。要知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闻一多就曾在空袭中受伤,强烈的爆炸把墙砖震掉,砸破了他的头顶,血立刻就流了下来……筵李国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