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第六章 明断决策,雷厉风行大智慧(12)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左手韩非子右手道德经 newdu 参加讨论
      汉桓帝无视内外交困的局面和国库空虚的现状,他穷极奢侈,致使国库枯竭。他还借口羌族人民大起义,从公元161年开始,施行“卖官鬻爵”,以此来聚敛财富,供其挥霍。他下令以不同的价格售卖关内侯、羽林郎和五大夫等重要官职。不问来人的才学和品德,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官来做。这样的官吏一上任,就开始疯狂野蛮地搜刮老百姓,他们残暴凶恶,盘剥压榨老百姓,以此来把他们买官的钱加倍地夺回来。东汉各级官吏一时间横征暴敛,贪赃枉法,奢侈糜烂,穷凶极恶。汉桓帝靠这“卖官鬻爵”的办法确实大捞了一把,他还为自己的“灵活机智”而洋洋得意,却不知自己的无知、昏庸、荒唐、愚昧,早已使原本就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更加腐败,吏治更加黑暗,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尖锐。这样东汉真是摇摇欲坠,真的走向灭亡和崩溃的边缘,无药可救了。
    看来,贪小便宜不仅可使君主丢掉江山,甚至有可能丢掉性命。所以君主要克服短视行为,不能为了求得蝇头小利,不惜丢掉整体、长远利益。要能够识大局、谋远利、做长远规划,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看清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立足长远,这样才能成就霸业。
    弹性决策,因时而变很重要
    法家倡导法因时而变,主张为时为世,反对因循守旧,具有朴素的发展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观。韩非在《心度》中说,制度要有适时性、时代性、合理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身就是体制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法律与制度应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否则将是楼阁束书,形同虚设。
    韩非说“时移而治,不移则乱”强调了法律法规要因事而变,因时而易的重要性。他还说:刑罚轻并不是仁慈,刑罚重并不是残暴,适合社会状况行动就是了。因此政事要根据时代变化,措施要针对社会事务。
    北宋立国初,宋太祖鉴于唐末五代十国篡弒成风,武人拥兵自重而得位,且太祖也由兵变黄袍加身,深明武人专擅及地方藩镇力重之弊,乃行集权中央之策,实行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方针,却终致兵不能用,又不得不养兵。而军将多由文官担任,多战败告终,而地方积若日深,无力抵御外患,加速了北宋衰亡,故北宋积弱,乃关键于开国政策所生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